[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75790.9 | 申请日: | 201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许利战;祁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断路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内部机构,特别是指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断路器的灭弧装置,只包括有引弧板5和灭弧室6,如专利号为200820000200.7的断路器的灭弧机构,它的引弧板的向上弯折成钩状,且不设置挡弧板,这种结构的灭弧机构存在一下一些问题:1、电弧向上运动而进入结构部分,影响产品结构;2、将引弧板向上弯折,电弧不会快速引到灭弧室,不利于灭弧,会影响动触头的烧损;3、灭弧片即本实用新型说的隔弧板的这种结构不利于电弧进入灭弧室,灭弧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灭弧效果好,提高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的新型的小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包括有引弧板和灭弧室,所述的引弧板固定设置在灭弧室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断路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点上方的挡弧板,所述的引弧板位于断路器动触头的一端向下弯折成钩状引弧角,其钩状引弧角的顶端置于灭弧室置于灭弧腔内,钩状引弧角的弯折部靠近动触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利用挡弧板挡住电弧向上运动而进入结构部分,影响产品结构;另外引弧板的这种结构,断路器在短路时,电弧能快速从动触头引向引弧板的引弧角,再从引弧板的引弧角引到灭弧腔,这样可以将电弧快速引到灭弧室的灭弧腔内,有利于灭弧,也减少了动触头的烧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灭弧室包括有罩壳和隔弧板,隔弧板固定设置在罩壳内,所述的隔弧片位于断路器动触头一端设置有凹缺口,凹缺口的底侧即电弧接触面成斜向设置,所述的隔弧片交错设置在罩壳内;所述的挡弧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挡弧板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动触头横向摆动位置的两侧,且与断路器的壳体一体设置。
通过进一步设置的方案,这样电弧进入灭弧室时先至接触一般,当完全进入时再接触一般,减少电弧的阻力,有利于电弧进入灭弧室的灭弧腔;另外挡弧板设置有两块,这样更加完全的挡住电弧向上运动而进入结构部分,影响产品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灭弧装置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包括有引弧板1和灭弧室2,所述的引弧板1固定设置在灭弧2室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位于断路器的动触头3和静触头4接触点上方的挡弧板5,所述的挡弧板5设置有两块,两块挡弧板5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动触头3横向摆动位置的两侧,且与断路器的壳体6一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挡弧板5设置有两块,这样更加完全的挡住电弧向上运动而进入结构部分,影响产品结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有一块挡弧板5,设置在断路器动触头3横向摆动位置的左侧或右侧,但是这样效果会差一点,通常不采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弧板1位于断路器动触头3的一端向下弯折成钩状引弧角11,其钩状引弧角11的顶端111置于灭弧室2置于灭弧腔内,钩状引弧角11的弯折部112靠近动触头3,这样断路器在短路时,电弧能快速从动触头3引向引弧板1的引弧角11,再从引弧板1的引弧角11引到灭弧腔,这样可以将电弧快速引到灭弧室的灭弧腔内,有利于灭弧,也减少了动触头3的烧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灭弧室2包括有罩壳21和隔弧板22,隔弧板22固定设置在罩壳21内,所述的隔弧片22位于断路器动触头3一端设置有凹缺口221,凹缺口221的底侧222即电弧接触面成斜向设置,所述的隔弧片22交错设置在罩壳21内,这样电弧进入灭弧腔时先至接触一般,当完全进入时再接触一般,减少电弧的阻力,有利于电弧进入灭弧室2的灭弧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5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更换装置以及焊接装置
- 下一篇:便调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