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波束双频圆极化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5777.3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新;汤燕;夏继钢;经林;左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0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5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双频 极化 天线 | ||
技术领域
一般情况下,用于接收卫星下行信号或者发射信号到卫星,都要求天线具有很宽的波束,因为除了同步卫星之外,一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处于通过轨道之下,其相对于地面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运动,为了保证接收设备能够全天候接收卫星的信号,保证具有宽波束属于基本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频圆极化组合天线,其中一个天线采用弯曲十字振子构成,一组采用微带天线构成,通过合适的组合,并且设计了特定的金属锥台和金属地,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驻波比、轴比、半球状辐射图,可以应用于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卫星通信接收机等设备上。
背景技术
目前,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卫星不断的在轨道上运行,因此通常要求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中接收通信设备的天线具有半球状辐射图,良好的驻波比、轴比以及低剖面,并具有良好的轴比带宽等要求。目前已经具有多种实用的各种天线,可以应用于这些技术领域,包括螺旋天线、微带天线等,一般而言其波束宽度难以做得很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天线性能的宽波束双频圆极化天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波束双频圆极化天线,包括:金属基座,在金属基座上设有金属锥台和十字振子天线,在金属锥台上设有微带天线,
所述的微带天线由依次叠加的金属底板、介质基板及金属贴片组成,所述金属贴片的形状为切除了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等边角的正方形,在金属贴片上连接有同轴电缆且同轴电缆的内芯与金属贴片连接,在所述的微带天线中心设有通孔,
所述的十字振子天线包括设在金属基座上的硬同轴电缆,硬同轴电缆穿过金属锥台及微带天线的通孔,在硬同轴电缆的末端设有缝且缝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工作波长,在硬同轴电缆的末端还设有十字振子,所述的十字振子由两个短臂和两个长臂组成,硬同轴电缆的内芯与其中一个短臂和一个长臂连接。
本天线属于振子与微带组合天线,且由于振子采用了弯曲结构、末梢采用变异结构,对应的接收天线无需通过匹配电路就可以直接获得很好的驻波特性,同时微带天线部分位于锥台面上,通过优化金属基座直径、锥台高度和梯度、馈电同轴高度,能够使得增益、轴比等多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振子形成一个天线,贴片4、介质基板3和金属地板13形成微带天线,由此形成了两组组合在一起的工作于两个频点组合天线。由于采取了锥台结构2和金属基座1,通过采取合适锥台的锥度、高度和硬同轴电缆的长度,有效的增宽了两个天线的波束宽度,也即压低了高仰角增益,增加了低仰角增益,保证了在仰角-90°~+90°内增益的平坦性,很好的满足了卫星导航接收设备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结构和方法与天线性能的关系描述如下:
采用两对振子,一对振子对应长臂6,另一对振子对应短臂7,臂长的不同用于天线的圆极化;
采用两对振子,对应长臂6和短臂7,同时以一定弧度向下弯曲,其中长臂6向下弯曲的曲率小于短臂7的弯曲曲率,该结构有效的展宽了天线的波束;
采用的两对振子末梢采用了变异结构,末端一段距离内宽度、厚度与振子本身结构相比,变窄或者变薄,或者同时变窄和变薄,该结构有效的改善了该天线的输入阻抗匹配;
两对振子6和7通过端口开口四分之一工作波长的硬同轴电缆9连接穿过贴片4、介质基板3、金属地板13和金属基座1,并在金属基座上形成SMA接口11;
锥台之上贴片4、介质基板3、金属地板13形成微带天线,在贴片对角线两端切去三角形10或者其它形状部分,实现该天线的圆极化,该天线中馈电点5通过同轴电缆穿过金属基座1,并在金属基座上形成SMA接口12,该部分的圆极化不仅可以通过贴片切角实现,也可以通过多馈源实现圆极化,其中相邻的馈源相位相差90°;
两个天线构成的整体组合结构,即由金属基座1、金属锥台2、金属底板13、介质基板3、贴片4、变形十字振子6和7、硬同轴电缆9、两个同轴接头11和12组成,该整体结构中,通过优化电缆9高度、锥台2高度、锥度和金属基座直径1,可以进一步改善天线的波束宽度,从而保证天线在-90°~+90°范围内的增益保持平坦,更好的满足卫星导航接收设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列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都会更明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5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