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动力并联重型牵引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75386.1 | 申请日: | 201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良;张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B60K17/1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宋秀珍 |
| 地址: | 72240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并联 重型 牵引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力并联重型牵引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重型牵引车一般用于150吨以下货物运输且都以单动力系统作为整车牵引动力源,即不论车辆空载或重载,用的是同一套动力源,重型牵引车的载重量多在250吨以上,需要很大的动力源,当车辆空载时,则不需要太大的动力源,两者采用同一动力源,造成动力的浪费,不经济不环保,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动力并联重型牵引车,采用两套独立的“发动机+液力变速箱”和一台并箱组成并联动力源,其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最终传递给前、后桥驱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动力并联重型牵引车,包括驾驶室、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下方前后端两侧的前驱动桥和中后驱动桥,所述牵引车采用两套独立的“发动机+液力变速器”和一台并箱组成并联动力源,所述并箱输出的动力再通过分动箱分流后分别传递给前驱动桥和中后驱动桥。
其中,所述两台发动机设置在车架上方前端,所述两台发动机将动力传递到两台液力变速箱,所述两台液力变速箱再将动力经过并箱合流到一起并将动力传到分动箱,所述分动箱将动力分流后分别传递给前驱动桥和中后驱动桥。
其中,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液力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力变速器的输出端与传动轴I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的另一端与并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箱的输出端与传动轴II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I的另一端与分动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动箱的一个输出端与传动轴III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II的另一端与前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传动轴IV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V的另一端与中后驱动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上方后端设置设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由120号牵引座和120牵引销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液力变速器能自动适应外阻力变化使车辆能在一定范围内无极变化输出扭矩和转速的特性来解决双动力聚合转速同步问题;通过操控双动力系统及并箱离合器可实现单、双动力系统交替工作问题即满足重车双动力和空车单动力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双动力并联重型牵引车,包括驾驶室13、车架9和设置在车架9下方前后端两侧的前驱动桥1和中后驱动桥11,牵引车采用两套独立的“发动机2+液力变速器3”和一台并箱5组成并联动力源,并箱5输出的动力再通过分动箱7分流后分别传递给前驱动桥1和中后驱动桥11,主要用于运输超 大吨位即250吨以上货物的汽车列车,同时利用其双动力并联聚合技术可以通过多台发动机(或多台小功率发动机)动力聚合实现大功率、大扭矩输出效能,该车可以通过对动力源和传动系统的控制分别实现单动力系统或双动力系统分别工作即重车牵引采用双动力系统工作、空车则采用单动力系统工作;同时其与挂车接口方面设计配装有独特的大承载、大牵引的120号牵引座和120牵引销。
所述两台发动机2设置在车架9上方前端,所述两台发动机2将动力传递到两台液力变速箱3,所述两台液力变速箱3再将动力经过并箱5合流到一起并将动力传到分动箱7,所述分动箱7将动力分流后分别传递给前驱动桥1和中后驱动桥11。
发动机2的输出端与液力变速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力变速器3的输出端与传动轴I4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4的另一端与并箱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箱5的输出端与传动轴II6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I6的另一端与分动箱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动箱7的一个输出端与传动轴III8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II8的另一端与前驱动桥1连接,所述分动箱7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传动轴IV12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IV12的另一端与中后驱动桥11连接。其中利用液力变速器3能自动适应外阻力变化使车辆能在一定范围内无极变化输出扭矩和转速的特性来解决双动力聚合转速同步问题;通过操控双动力系统及并箱5离合器可实现单、双动力系统交替工作问题即满足重车双动力和空车单动力工作要求。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5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节能方法与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