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74457.6 | 申请日: | 201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滕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怀国 |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球机用 自动 搅拌 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供料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给压球机供料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蜂窝煤的生产多采用单机作业,搅拌好的煤粉送入压球机的料斗,由压球机生产出型煤。目前煤粉的混合成份多为煤(80%)、黄泥(20%)和水,其中,黄泥为粘结成型剂,可以使煤的保温时间更长,便于持续放热;而水的添加则使成形煤具有耐水性,贮运方便。
目前,人们所采用的压球机煤粉输送大多是依靠人工方法直接将已经制备好的混合煤粉倒入料斗内供料,存在如下不足:①混合煤粉搅拌效果不好,煤泥成份分布不均匀;②人工供料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③人工供料标准不一,整齐度差,型煤重量不一致;④由于混合煤粉含泥、含水的特性而具有一定的粘度,供料过快、不均匀,均易造成料斗结拱现象,产生出料口堵塞。部分厂家使用绞龙输送原料,但是由于煤粉的粘性,易产生混合煤粉粘着于绞龙上形成结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能够储存、搅拌和连续定量地输出具有一定粘度的混合煤粉,既能方便地防止煤粉阻塞,又能进行适当的流量控制,维持排料量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输送机和上料总成;
所述的料仓底部开有下料口;所述的料仓有固定在料仓上的料仓中轴,料仓中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转盘、棘轮、弹簧固定卡、行程开关;所述的搅拌电机联动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轮齿啮合转盘轮齿,二者反向联动;所述的转盘为齿轮,转盘上表面安装有一与棘轮边缘相对应棘爪;转盘底面固定有绞龙电机和绞龙支架,绞龙电机驱动绞龙轴向旋转;绞龙与绞龙支架连接,绞龙近料仓中轴端下方为下料口;有一挡料板与绞龙支架和转盘底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于绞龙后方;所述的棘轮边缘与转盘上棘爪相对应;棘轮上表面固定有一触头;正常工作状态下触头与行程开关触点不接触;所述的料仓中轴上固定安装的弹簧固定卡与棘轮上表面固定的触头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料仓中轴上固定安装有一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与搅拌电机电路连接;
所述的输送机由传送电机驱动,输送带一端位于料仓下料口下方,输送带另一端位于上料总成处;
所述的上料总成包括上料架、电机架、上料电机、主动轴、被动轴,链轮,铰链、铲斗、料斗、传感器、电源行程开关;上料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和被动轴均安装在上料架上,被动轴上有链轮,主动轴上也有相应的链轮,铰链连接同侧的主动轴链轮和被动轴链轮,铲斗与铰链连接;铲斗倾倒方向下方为料斗上口,料斗底部有出料口;料斗侧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料斗内混合煤粉高度的传感器;正常工作状态下机械触头与电源行程开关触点不接触,电源行程开关与总电源电路相连,总电源负责搅拌电机、绞龙电机、传送电机、上料电机的供电。
上述的挡料板为弧形,凹面面向绞龙,长度与绞龙长度相等。
上述的被动轴多个。
上述的上料总成还包括料槽,料槽位于铲斗下方,输送机一端。
上述的料斗上方还有一上料斗,铲斗运行最高点下方即为上料斗上口,上料斗上口径大于小口径;上料斗下口正对料斗上口。
上述的传感器为一浮球,浮球位于料斗内,浮球连接杠杆,杠杆固定在料斗侧面,杠杆另一端即为机械触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料仓内搅拌和供料输送同步进行,保证了煤粉和黄泥的混合均匀,防止结块;
2、自动化供料,节省人力和成本;
3、增强了料流的稳定性,料流更加均匀,成品便于质量控制;
4、采用触头和行程开关作为感应元件,有效地预防了物料冲顶、料斗结拱、绞龙或出料口堵塞等,极大缩短了故障停机时间,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料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料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绞龙和挡料板剖视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总成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料仓1、输送机和上料总成。图1、2料仓1内结构因为图纸比例问题,并未详细表达,料仓1内具体结构见图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怀国,未经滕怀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4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