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吞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3990.0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建军 |
主分类号: | C12M1/21 | 分类号: | C12M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浩君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吞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泡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发酵过程中应用的自动吞沫机。
背景技术
在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酶制剂和抗生素等好氧发酵的过程中,需要通入大量的无菌风以提高发酵液中的溶氧,这样在发酵罐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必须进行清除,否则严重的影响生产。
目前,对于发酵罐中泡沫的清除,一般采用人工加消泡剂进行清除,但是人工操作难以准确的进行消泡剂的计量的投放,消泡效果差,不能避免发酵液的流失。
本人于1999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吞沫机”,专利号为:99247539.2,提供了一种吞沫机,解决消泡的问题,但是由于设备复杂,受限于吸管的管径和长度,效率低,已不适应现代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吞沫机,该吞沫机,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无菌风为动力对发酵罐中的泡沫进行消泡,设备简单,效率高,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环境的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吞沫机,具有喷管和次级喷管;喷管和次级喷管为圆筒体,喷管的一端为进口,连接法兰盘,另一端套在次级喷管的一端内;次级喷管的内径大于喷管的外径;次级喷管和喷管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焊在次级喷管的内经上和喷管的外径上;次级喷管和喷管间形成侧进口;
次级喷管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每一个次级喷管的外径均小于下一级次级喷管的内径;次级喷管和下一级次级喷管间焊接有支撑架,形成侧进口;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使用4-5级,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发酵量),使用大于五级;
自动吞沫机还具有后吸管;后吸管设置在第一级次级喷管上,连同该次级喷管的内部;
自动吞沫机还具有导流环;为环状,垂直固定在次级喷管上,在侧进口前面,高度远远大于侧进口的宽度;倒流环的数量等于次级喷管的数量;
喷管还设置有等速螺线;等速螺线设置在喷管内壁上靠近次级喷管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自动吞沫机,设置在发酵罐内的上方,在泡沫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动控制装置启动,利用无菌风,使泡沫从进口和侧进口进入由喷管和次级喷管构成的腔体内;设置后吸管可以平衡气流;设置导流环,高度没有限制,个环之间可以等高,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使腔体内产生负压,吸入泡沫,提高工作效率。该自动吞沫机,设备简单,效率高,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环境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吞沫机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吞沫机的导流环间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一种自动吞沫机,具有喷管1和次级喷管2;喷管1和次级喷管2为圆筒体,喷管1的一端为压缩空气进口7,连接法兰盘3,另一端套在次级喷管2的一端内;次级喷管2的内径大于喷管1的外径;次级喷管2和喷管1间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焊在次级喷管2的内经上和喷管1的外径上;次级喷管2和喷管1间形成侧进口8;
次级喷管2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每一个次级喷管2的外径均小于下一级次级喷管2的内径;次级喷管2和下一级次级喷管2间焊接有支撑架4,形成侧进口;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使用4-5级,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发酵量),使用大于五级;
自动吞沫机还具有后吸管5;后吸管5设置在第一级次级喷管2上,连同该次级喷管2的内部;
自动吞沫机还具有导流环6;为环状,垂直固定在次级喷管2上,在侧进口前面,高度远远大于侧进口8的宽度;导流环6的数量等于次级喷管2的数量;
喷管1还设置有等速螺线(图中未画出);等速螺线设置在喷管内壁上靠近次级喷管2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自动吞沫机,设置在发酵罐内的上方,在泡沫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动控制装置启动,利用无菌压缩空气,使泡沫从侧进口进入由喷管和次级喷管构成的腔体内;设置后吸管可以平衡气流;设置导流环,高度没有限制,个环之间可以等高,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使腔体内产生负压,吸入泡沫,提高工作效率。该自动吞沫机,设备简单,效率高,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环境的工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建军,未经吕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铁冶炼及固相氧化铁还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