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竹复合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3877.2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郑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素梅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竹复合地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节约木材使用量,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同时也降低木地板的成本,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竹木复合地板,竹木复合地板是由两种材料复合成地板,现有的竹木复合地板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59793.5”专利名称为“一种木竹多层复合地板”、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68976.8”专利名称为“竹制木纹板材”、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06273.X”专利名称为“指接材工艺结构实木复合地板”、中国专利号为“200920142885.3”专利名称为“竹木复合地板”以及中国专利号为“200920278578.8”专利名称为“复合软木地板”等中国专利所示。
然而,由于竹木复合地板由于两种材料的特性不同,竹木复合地板平整度较差,对胶液的吸附、粘合力不同,对耐气候、温度、湿度的不同,容易滋生排异性而产生质量问题,现有技术的竹木复合地板的横向变形模量和纵向变形模量均不相同,竹木复合地板抗变形能力仍不强,竹木复合地板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下会产生不同的翘曲和变形,单个竹木复合地板亦因抗变形能力差而无法制成大面积和超大面积的竹木复合地板。上述各项专利均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中国专利号为“200920122535.0”、专利名称为“夹芯地板”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夹芯地板,虽然地板内采用了一层或两层的竹片编织层,但是其中任一个竹片编织层中的竹片都是平行设置的,仅仅是不同的竹片编织层方向中的竹片的纹路方向垂直,竹片编织层与其它结构层之间的结合度较差,而且它也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专利号为“02216505.3”、专利名称为“纵横双槽复合竹地板”,公开了一种全竹地板,地板由竹片和竹块拼接而成,全竹地板综合性能比竹木复合地板差,而且该专利中竹片与竹片之间、竹片和竹块之间的粘结力和连结力较差,而且它也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竹木复合地板对所选用的竹材的质量要求较高,对竹材的利用率极低,也浪费了大量的竹材资源,加工复杂、生产成本增高等诸多弊端,其替代优势无法凸现,上述各项专利亦无法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仍有改进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竹复合地板,它结构简单,抗变形能力强,不易变形,综合性能好,性能稳定,经久耐用,环保,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木竹复合地板,包括一功能保护层、至少一实木层和至少一竹片复合层,功能保护层设置于木竹复合地板的顶面,竹片复合层包括编织竹片层和填充物,编织竹片层设置为以一条竹片为编织单元或者以两条以上的竹片为编织单元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竹片层,填充物填充于编织竹片层中相邻的竹片之间的间隙以及编织竹片层中的凹陷处,竹片复合层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固定有实木层。
所述功能保护层设置为耐磨纸层、油漆层、装饰纸层、薄膜层、塑胶贴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木竹复合地板还包括平衡纸层,平衡纸层固定于木竹复合地板的底面。
所述填充物与编织竹片层的表面齐平,或者所述填充物略高于编织竹片层的表面,或者所述填充物略低于编织竹片层的表面。
所述填充物选用由木粉、纤维长度为0.1mm~10mm的木屑、竹粉、纤维长度为0.1mm~10mm的竹屑、固体粉末、回收塑料粉或回收塑料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与胶水混合而成的填充物。
所述竹片复合层与实木层之间设置有经热压或冷压工艺成型于竹片复合层与实木层之间的无纺布层。
所述木竹复合地板还包括竹片层,
竹片复合层、实木层和竹片层按从上至下的位置关系依次为实木层、竹片复合层、竹片层。
所述竹片复合层与实木层之间或者竹片复合层与竹片层之间设置有经热压或冷压工艺成型于竹片复合层与实木层之间的无纺布层。
所述木竹复合地板设置有两个竹片复合层,
两个竹片复合层固定在一起,
或者两个竹片复合层之间固定有一个实木层或竹片层。
所述竹片复合层与实木层之间或者竹片复合层与竹片层之间设置有经热压或冷压工艺成型于竹片复合层与实木层之间的无纺布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素梅,未经郑素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点印章
- 下一篇:一种复合农田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