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72627.7 | 申请日: | 201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走水 污泥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设备,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泥及农工业污泥的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农工业废水在进行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彻底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的技术核心和难点是污泥脱水工艺。污泥脱水的程度决定了污泥的后续处置方式和污泥的再污染程度。由于我国污泥脱水技术落后,致使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较高。我国大部分城市污泥出了污水处理厂后,便进入无序的临时堆放或简单填埋状态,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污水侵入地下水,造成部分地下水资源难以复原的永久性危害。
我国现阶段常用的污泥脱水技术主要有四种:厢式压滤技术、带式压滤技术、离心脱水技术、板框压滤技术。
1、厢式压率技术:它的结构简单,但若是碰到有含油性,粘性的污泥就无法正常脱水,间歇式过滤不能连续运行,占地面积大,维修频率高,员工劳动强度大,滤布更换费用高,工作环境差。
2、带式压滤技术:带式压滤机经过浓缩的污泥在混合器中混合后,污泥中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分离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输送到压滤机污水处理设备带式压滤机,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挤压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挤压污泥,最后形成滤饼排出。
3、离心脱水技术:待处理的污泥进入离心机后,利用固、液比重差,并依靠离心力场使之扩大几千倍,污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沉降,被澄清的污水由澄清液的管道排出,脱水污泥则从主机排渣口排出,再由无轴螺旋输送机(或泥渣输送泵)移送至指定地点或直接装车外运。
4、板框压滤技术:压滤机由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构成一组滤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其凸出部位用以支撑滤布。滤框和滤板的边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能通入悬浮液、洗涤水和引出滤液。滤板和虑框两侧各有把手支托在横梁上,由压紧装置压紧虑板和虑框。虑板和虑框之间的滤布起密封垫片的作用。由供料泵将悬浮液压入滤室,在滤布上形成滤渣,直至充满滤室。滤液穿过滤布并沿滤板沟槽流至板框边角通道,集中排出。过滤完毕,可通入清洗涤水洗涤滤渣。洗涤后,有时还通入压缩空气,除去剩余的洗涤液。随后打开压滤机卸除滤渣,清洗滤布,重新压紧板、框,开始下一工作循环。
上述技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连续性运行,容易粘连,维修频率高。
2、污泥含水率仍然较高,通常在78%-83%之间,平均在80%左右,能耗和药耗量均较大。
3、产生恶臭和渗滤液等问题,再次污染环境。
4、投资额度大,处理运行成本高,而且达不到预期处理效果,企业负担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进行连续处理污泥,污泥脱水率高,而且不会造成再次污染,处理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进泥口的仓体和设置在仓体内的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与仓体内壁密封连接并形成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一端经带出水口的活塞连接固定在支柱上的液压器。
前述的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中,所述的空间可变的腔体至少为3个。
前述的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中,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包括若干块与仓体内壁密封连接的过滤板,过滤板设有1个以上出水孔和1个以上进料孔,相邻的过滤板在出水孔处经伸缩节连接,所述的出水孔与伸缩节、出水口连通。
前述的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中,所述的出水孔为4个;所述的进料孔为一个。
前述的一种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中,所述的过滤板两侧设有一层膜过滤装置。
前述的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中,所述的仓体为圆形或外壁上设有网状骨架的方形,网状骨架包括相互垂直交叉连接的钢材。
前述的移动式走水污泥脱水装置中,所述的钢材是由锡、铅、镍、铁、硅和铜中的至少三种材料制成的合金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三齿轮伺服驱动翻转机构
- 下一篇:用于油田废弃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