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脂肪瘤吸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2051.4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芮永军;宋骁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6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瘤 吸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吸脂手术中的脂肪瘤吸出器。
背景技术
在吸脂手术过程中,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脂肪瘤吸除管的前端开口位置偏后,术中导致脂肪瘤不能全部吸出,术后容易复发,而且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容易给患者造成大的身体创伤,增加患者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脂肪瘤吸出器,其可以准确地将脂肪瘤吸出,手术操作方便,给患者造成的身体损伤小。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脂肪瘤吸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合成一体的握持体和延长管,所述握持体和延长管内部中空且相连通,在延长管前部靠近顶端0.3~0.4cm处开设有吸脂孔,在握持体上开设有用于连接负压设备的负压调节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脂孔的形状为长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延长管的长度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脂孔的长轴长度为0.5mm,短轴长度为0.3~0.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脂孔在延长管径向上的深度不超过延长管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持体设有一便于用手握持的弧形凹陷,所述负压调节孔开设在该弧形凹陷的中心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脂孔与负压调节孔分别开设在吸出器的轴向180度对称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合理,通过将吸脂孔前移至更合理的位置,可以准确地将脂肪瘤全部吸出,手术操作方便,给患者造成的身体损伤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脂肪瘤吸出器主要由结合成一体的握持体1和延长管2组成,所述握持体1和延长管2内部中空且相连通,在延长管2前部靠近顶端0.3~0.4cm处开设有吸脂孔2a,在握持体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负压设备的负压调节孔1b。由于吸脂孔2a设置的位置非常合理,在手术操作时,可以高效地将脂肪瘤吸出,操作方便,可减少患者创伤。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吸脂孔2a的形状为长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延长管2的长度方向;长椭圆形的吸脂孔2a可以在保证尺寸的前提下,保障延长管2的结构强度,使延长管2在手术时不会有变形甚至断裂的危险。所述吸脂孔2a的长轴长度为0.5mm,短轴长度为0.3~0.4mm;这种尺寸的吸脂孔2a可以吸出全部的脂肪瘤,而超出该尺寸的脂肪瘤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手术进行去除。另外,所述吸脂孔2a在延长管2径向上的深度不超过延长管2的半径;这样设置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保障延长管2的结构强度,确保手术安全。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握持体1设有一便于用手握持的弧形凹陷1a,所述负压调节孔1b开设在该弧形凹陷1a的中心位置处。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弧形凹陷1a可以使脂肪瘤吸出器的握持更加稳定,不会发生转动,可确保手术操作精确安全。另外,所述吸脂孔2a与负压调节孔1b分别开设在吸出器的轴向180度对称的两侧,以便于在手术过程中的进行负压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芮永军;宋骁军,未经芮永军;宋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