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凳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1654.2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生;戴振礼;罗春梅;刘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天瑞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A47C4/08;A47C9/10;A47C7/00;A47C7/1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凳子,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凳子,通常都包括凳座与凳帽,都因为体积太大,对于外出旅游的人来说不易携带。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凳子作成可折叠式,凳座与凳帽通过铰链连接,但折叠后仍然体积较大,不便于旅行携带,比较笨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更小的便携式折叠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包括凳座与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凳座与凳帽呈一体设置,所述凳座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个矩形侧板,两个矩形侧板高度方向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两个矩形侧板与连接板连接处设置为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折痕,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处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折痕,至少一个矩形侧板与相对连接板垂直一侧相连接有凳帽,矩形侧板与凳帽连接处设置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折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沿折痕展开,携带时,沿折痕折叠后,只有矩形侧板相应大小,因此,具有折叠后体积更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矩形侧板高度方向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时,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连接板上的折痕设置为奇数个,两个连接板中间的折痕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矩形侧板形状呈相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使用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凳帽设置有扣合件,所述扣合件通过与矩形侧板与凳帽连接处折痕相平行设置的折痕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加强使用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凳座与凳帽由塑料中空板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折叠凳具有防水、防潮、防腐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凳实施例折叠时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凳实施例展开时状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凳实施例凳帽上翻时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凳实施例凳帽扣合时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折叠凳,包括凳座1与凳帽2,所述凳座1与凳帽2呈一体设置,所述凳座1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个矩形侧板101、102,两个矩形侧板101、102高度方向之间通过连接板103相连接,所述两个矩形侧板101、102与连接板103连接处设置为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折痕,所述连接板103上设置有至少一处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折痕,至少一个矩形侧板101或102与相对连接板103垂直一侧相连接有凳帽2,矩形侧板101或102与凳帽3连接处设置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折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沿折痕展开,携带时,沿折痕折叠后,只有矩形侧板101、102相应大小,因此,具有折叠后体积更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两个矩形侧板101、102可以一侧通过连接板103相连接,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为:每个矩形侧板101、102高度方向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103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时,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连接板103上的折痕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为:所述两个连接板103上的折痕设置为奇数个,两个连接板中间的折痕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矩形侧板101、102形状呈相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使用时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凳帽2设置有扣合件201,所述扣合件201通过与矩形侧板101、102与凳帽2连接处折痕相平行设置的折痕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加强使用时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凳座1与凳帽2由塑料中空板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折叠凳具有防水、防潮、防腐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天瑞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天瑞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1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AN总线传感器节点
- 下一篇:一种测试变桨距系统的大型旋转测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