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降式救助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1648.7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山;于宗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山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降式 救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层建筑物的逃生用具,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置于室内的直降式救助袋。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在遇到火宅事故时如何安全逃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开发出各种事前防范和事后逃生器具,该类逃生器具中,主要分为缓降设备和救助袋两大类。缓降设备成本较低,建筑商多采用该类设备,但因为其逃生运量少,且很多人有恐高缺陷,难以具有普遍实用性。救助袋需要设置一由逃生处至地面的管状袋体,其逃生速度快,操作简单安全,使用起来不会有惧高的缺陷。但现有的救助袋采用管状袋体,在投放时会收到风力等的影响发生扭曲打结,同时使用人必须手脚向外支撑以降低下滑速度。另外,由于使用人的下降速度较快,而该管状袋体为柔性袋体,逃生人员容易在下降时碰触墙壁和凸起物,造成人体的伤害。有些救助袋还设计采用螺旋下降式袋体,须靠逃生者身体弯曲及靠手脚外推来控制下滑速度,若直立下降速度较快,则必须在下端出口设置护垫保护。当火灾发生时,逃生者需要采取连续逃生方式时,如果下面的人控速下降而上面的人不会控速时,上面的人必会碰撞下面的人,因撞击力很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自动有效控制逃生者下降速度的直降式救助袋,该救助袋使用方便,不用时可置于室内,它不会因为风力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打结现象,并有效保护逃生者在逃生管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降式救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救助袋包括一收存箱,该收存箱铰接设置一支撑框,该支撑框内支撑设置一逃生管,该逃生管由牵引索于侧部牵引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的一端铰接于收存箱的上部,收存箱的一侧设置有两支撑立柱,支撑框与该支撑立柱间拉设固定钢索,该收存箱的另一侧与该支撑立柱间铰接设置拉杆。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存箱的底部设置有地角固定部,其上部设置有折叠式遮布框。
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内支撑设置一金属入口圆框,所述逃生管的入口固定在该金属入口圆框上,所述逃生管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纺锤状逃生管单元,逃生管的四周连接设置牵引索。
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纺锤状逃生管单元为偏轴结构,其中部设置一金属支撑框,其下端设置一漏斗状的塑胶缩进口。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相邻的纺锤状逃生管单元的偏轴方向相对设置。
该直降式救助袋采用收存箱作为整个装置的容纳体,可以放置在室内或阳台上,该收存箱可通过底部的地角固定部进行固定。在使用时,打开箱盖,将铰接的支撑框翻转至收存箱外部,并用钢索拉紧固定支撑框于水平放置。支撑框延伸至窗口或者阳台的外部,支撑框内固定一金属入口圆框作为逃生者的入口,逃生管由该金属入口圆框下垂至接近地面的位置。逃生者头上脚下进入逃生管逃生。逃生管可采用双层织物结构,其内层采用防静电处理的高抗拉力复合材料,外层采用防火材料制成。
逃生管为多个逃生管单元首尾相连组成,其外部采用垂直的四根牵引索支撑,多人逃生时,其能够有效保证逃生管在多人使用时不会被拉伸。每个逃生管单元的中部设置一圆形金属支撑框保护,该圆形金属支撑框间的间隔距离最好在60-80cm,起到有效保护逃生者在逃生管内不会因为风大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碰撞墙壁和凸出物的事故,尤其可以使逃生管的下部出口不用固定,逃生管也不会打结。偏轴结构的纺锤状逃生管单元能够使人体在下滑时被动的改变方向,而漏斗状的塑胶缩进口能够降低逃生者的下滑速度,从而不需要逃生者用于脚外撑就能保持1米/秒左右的下降速度,安全可靠,多人使用也不会出现上下之
间因为速度差异而碰撞的事件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直降式救助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自动有效控制逃生者下降速度,其使用方便,不用时可置于室内,它不会因为风力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打结现象,并有效保护逃生者在逃生管内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直降式救助袋的逃生管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直降式救助袋具有一收存箱10,在不使用时,其他组件均可以收放在该收存箱内,收存箱的底部设置有地角固定部11,其上部可设置折叠式遮布框。收存箱铰接设置一支撑20,支撑框的一端铰接于收存箱的上部,收存箱的一侧设置有两支撑立柱12,支撑框与该支撑立柱间拉设固定钢索21,该收存箱的另一侧与该支撑立柱间铰接设置拉杆13。支撑框内支撑设置逃生管30,支撑框内支撑设置一金属入口圆框33,逃生管的入口32固定在该金属入口圆框上,逃生管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纺锤状逃生管单元,例如逃生管单元35和逃生管单元36,逃生管的四周连接设置四根牵引索31。纺锤状逃生管单元为偏轴结构,其中部设置一金属支撑框34,其下端设置一漏斗状的塑胶缩进口37。相邻的纺锤状逃生管单元的偏轴方向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山,未经李宝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1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