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料桶定位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71582.1 | 申请日: | 201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9/04 | 分类号: | B01F9/04;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料桶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机器,尤其是混料机中用于混料桶定位的机构,属于化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料机器,其包括一可移动的混料桶、两端固定在混料机上的混料桶盖、用于混料桶翻转的驱动机构、混料桶夹紧装置和固定支架,其中驱动机构设置在混料桶盖上,其与控制系统连接,其中,混料桶在装满原料后,将其移动到混料机中混料桶盖得上端,混料机上的混料桶夹紧装置将混料桶与混料桶盖夹紧,及将混料桶封闭,此时的混料桶是处于悬空的状态(通过夹紧机构将混料桶提升,使其脱离地面),然后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结构工作,驱动系统驱动混料桶盖,使得混料桶在上下方向的翻转,进而对其内腔中的原料进行混合。
上述混料机中,由于混料桶在和混料桶盖结合的过程中,是通过工作人员将混料桶推到混料桶盖得下方,然后再进行夹紧操作的,认为混料桶没有定位机构,因此造成在人工操作的过程中,很难实现混料桶与混料桶盖和位置正确配合,使得操作人员需要对混料桶的位置进行多次调整,才能将混料桶推至正确的位置,此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快速的混料桶定位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料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滚轮座,两滚轮座的相对端开有U形槽,所述的U形槽上轴接有多个滚轮,而混料桶的下部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的移动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上述的两滚轮座上的滚轮相配合的导轨。
上述的滚轮座的进口端为向外侧延伸的圆弧结构,使得滚轮座的进口端的两滚轮座之间的横向距离大于混料桶的移动支架上的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便于混料桶的进入,且具有导向的作用。
上述的滚轮座的背部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而所述的加强筋固定在地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将混料桶精确定位在混料桶盖的下方,大大减少了混料桶的定位时间,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混料桶 2、移动支架 3、导轨 4、滚轮座
5、滚轮 6、加强筋 7、地面支架 8、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混料桶定位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滚轮座4,两滚轮座4的相对端开有U形槽8,所述的U形槽8上轴接有多个滚轮5,而滚轮座4的背部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6,而所述的加强筋6固定在地面支架7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滚轮座4的背部都设置有两个加强筋6,而混料桶1的下部设置有移动支架2,所述的移动支架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上述的两滚轮座4上的滚轮5相配合的导轨3。
上述的滚轮座4的进口端为向外侧延伸的圆弧结构,使得滚轮座4的进口端的两滚轮座4之间的横向距离大于混料桶1的移动支架上的两个导轨3之间的距离,便于混料桶1的进入,且具有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根据混料桶1下部的移动支架2上的两个导轨3之间的距离确定两个滚轮座4之间的距离,使得滚轮座4上的滚轮5正好与两个导轨3相互配合,即导轨3能够在滚轮5的转动下前进。将滚轮座4的位置确定好后,通过滚轮座4的加强筋6与地面支架7固定,然后地面支架7固定在地面上。
在上述的滚轮座4固定好后,推动混料桶1的移动支架2,使其进入两个滚轮座4形成的操作空间内,使得移动支架2的导轨3沿着滚轮5向前运动,直到限定的位置,此时的混料桶1正好位于混料桶盖的正下方,然后通过驱动混料机器的夹紧机构,将混料桶1提升后,与混料桶盖紧密结合,然后再驱动驱动装置,使得混料桶能在上下方向进行旋转,进而实现原料的混合。
上述的混料桶定位机构,使得混料桶1能够在滚轮5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到混料桶盖的下方,在混料机器上增加混料桶的定位机构,使得混料桶能够准确定位,大大减少了混料桶的定位时间,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1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进式超声波强力共振脉冲射流喷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跳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