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控留置导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1285.7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昭;李博;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昭;李博;陈琛;商磊;张天湖;李莹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叶红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控 留置 导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控留置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开放引流和定时放尿两种方式进行排尿。持续性的开放引流会导致病人的膀胱功能衰退,拔管后进一步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频等问题。临床上在拔管前要对病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这完全依赖人工操作,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中国专利2010205276513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在所述导尿管远离膀胱一端设置有计量装置,在所述计量装置中设置有液位感应器和排液阀门,所述液位感应器和排液阀门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实现自动排尿、导尿功能,但是,液位感应器需要在计量装置摆放平稳的状态下才能准确感应,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导尿管属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上述设计会造成浪费;中国专利2009200967917公开的智能导尿管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无法同时满足卫生和循环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控留置导尿装置,不但能够在留置导尿期间自动控制排尿,防止膀胱功能衰退,而且能够在压力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强制开启排液阀门并发出警报,确保安全,另外,自控系统采用加装式,可以循环使用,节省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控留置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与此导尿管远膀胱端相连接的尿袋以及设置在此导尿管中间的引流袋,所述导尿管上加装自控系统,此自控系统包括单片机、与此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与此单片机输出端相连接的排液阀门和警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液阀门设置在引流袋进液口处的导尿管末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导尿管上排液阀门与近膀胱端之间任意位置的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单片机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测的膀胱内瞬态压力峰值信号智能控制排液阀门的开闭,实现自主排尿;同时,当压力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单片机会强制开启排液阀门并发出警报,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警示医护人员对装置进行检查;本实用新型的自控系统采用加装式,不改变现有留置导尿装置的结构和功能,自控系统可循环使用,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导尿管 2、尿袋 3、引流袋 4、排液阀门 5、压力传感器 6、单片机 7、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看附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导尿管1、与此导尿管1远膀胱端相连接的尿袋2以及设置在此导尿管1中间的引流袋3,此导尿管1上加装自控系统,此自控系统包括单片机6、与此单片机6输入端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5以及与此单片机6输出端相连接的排液阀门4和警报器7;排液阀门4设置在引流袋3进液口处的导尿管1末端,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导尿管1上排液阀门4与近膀胱端之间任意位置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单片机6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5所测的膀胱内瞬态压力峰值信号智能控制排液阀门4的开闭,实现自主排尿;此外,当压力传感器5出现故障时,单片机6会强制开启排液阀门4并发出警报,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警示医护人员对装置进行检查;本实用新型的自控系统采用加装式,不改变现有留置导尿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自控系统可循环使用,节省了成本。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昭;李博;陈琛;商磊;张天湖;李莹,未经李昭;李博;陈琛;商磊;张天湖;李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1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料桶移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衣物的保暖隔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