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震荡雾化诱导痰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71140.7 | 申请日: | 201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东;肖伟;鹿洪秀;李文培;张一;邢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00;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震荡 雾化 诱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震荡雾化诱导痰装置。
背景技术
诱导痰(induced sputum)是让无自发排痰或少痰的受检者吸入高渗盐水,诱导受检者产生足量痰液,从而可以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或研究的方法。随着细胞学和微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痰液检查在诊断肺部肿瘤和感染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巩固。1958年Dr Morrow Brown首次将诱导痰技术用于评估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患者对激素敏感度的关系的研究中。1992年Pin等将改进后的方法用于诱导痰分析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状况。2002年,欧洲呼吸协会制订了诱导痰操作和检测指南,更加奠定了诱导痰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诱导痰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通过:①高渗盐水刺激咳嗽,促进黏膜下水分向管腔流动;②使黏液变稀,黏液层容易被纤毛带走,从而增加黏膜清除率;③促进黏膜腺体的分泌而促进气道表面黏液的排出等机制而产生痰液。诱导痰的获取方法是让受检者吸入固定浓度(如3%或4.5%)或递增浓度(3%,4%,5%)的高渗盐水,在受检者清洁口腔后,鼓励受检者咳嗽,收集痰液到无菌器皿。有研究发现诱导痰标本较患者自发排痰的标本更能代表下呼吸道的细胞成分和炎症情况,且不同浓度的盐水不会影响诱导痰中的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POPOV等发现诱导痰中非鳞状上皮细胞含量比自发排痰更高,细胞离心后涂片质量更好,细胞计数更可靠;PIZZICHINI对哮喘患者诱导痰与自发排痰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的比重、细胞总数、非鳞状上皮细胞比例水平相似,诱导痰中活细胞比例较自发排痰高。
诱导痰检查对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8年,Bicherman最早将诱导痰的方法应用于肺部肿瘤的诊断。Agusti等研究表明,诱导痰较自发排痰可提高微小占位的诊断率,是诊断周边型肺癌的行之有效的技术,尤其对于已有转移患者和有并发症的患者。另有研究显示,肺癌患者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者,提示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测定有助于肿瘤的鉴别诊断。诱导痰技术以其安全无创,易被患者接受的优势,成为肺部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找到结核分支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首要依据,但痰查抗酸杆菌的方法灵敏性不高,且肺结核患者咳痰者仅占40%,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对于无痰者进行诱导痰,并行细菌学检查,可以大大提高检出率,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McWilliams等对129例无痰或痰涂阴性的疑似肺结核患者分别行诱导痰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纤支镜确诊的为1例,而依靠诱导痰确诊的有13例,且这13例患者其它检查结果均为阳性。诱导痰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纤支镜,而诱导痰检查费用明显低于纤支镜。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对于无痰病人,病原菌确定困难,诱导痰能使无痰或少痰患者咳出痰,且能直接反应气道分泌物存在的病原菌类型,增加了病原菌的检出率。哮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而诱导痰检测可以直接反应患者气道的炎症状态,在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CP水平哮喘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重度哮喘比轻度哮喘患者更高,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肺功能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当哮喘急性加重时,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1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
- 下一篇:电子胰岛素注射器的齿轮箱分离式驱动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