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9928.4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卫东;杨惠强;胡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通用 烧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蓄电池组装的工装设备,更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在组装生产过程中工序较多,且人工操作现象普遍,因此,往往存在着工艺复杂、用工量大、人员密集、产品质量受人工因素影响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尤其是极群焊接工序,通过人工将极群组上模焊接,工序结束后,再通过敲打梳模震动上模脱模。由于极群组型号规格较多,所以不同的极群组需用不同的工装夹具来焊接。另外,极群组体积大,重量较重,人工上模、脱模费时费力,长期敲打梳模震动上模脱模还会造成工装夹具的严重变形,电池的品质也随之波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可以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传动,实现多种型号规格的极群组的上模和脱模,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极群组焊接工装不通用、极群组太大太重导致人工上模和脱模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固定板通过立柱固定连接于底板上方,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挡板和齿轮轴,在挡板和齿轮轴之间的固定板上设有齿条,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齿条的右端则设置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啮合传动,齿条带动梳模左右移动,实现梳模上插有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凹槽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齿条滑动套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位于齿条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齿条滑动套的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与齿条的截面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齿轮轴套设于齿轮轴轴端,其内孔与齿轮轴的轴端外圆相配合,其外圆与操纵杆的内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在齿条的右端设置为与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转动齿轮轴,使得齿条带动梳模左右移动,方便快捷地实现插入在梳模上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凹槽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不受平面和空间位置的限定,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极群组都适用,解决现有极群组烧焊工装不通用、因极群组太大太重而带来的人工上模、脱模费时费力且工位夹具易变形损坏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蓄电池极群通用烧焊装置,固定板1通过立柱10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方,在固定板1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挡板2和齿轮轴6,挡板2凹槽7内置放铅零件。
在挡板2和齿轮轴6之间的固定板1上设有齿条5,齿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梳模3,梳模3上插入有蓄电池极群组,齿条5的右端则设置为与齿轮轴6上的齿轮相啮合。在齿条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还设有齿条滑动套4,齿条滑动套4的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与齿条5的截面形状相吻合。通过啮合传动,齿条5带动梳模3在齿条滑动套4的导向下左右移动,实现梳模3上插有的蓄电池极群与挡板2的凹槽7内置放的铅零件之间的夹紧焊接与焊后脱离。
齿轮轴套9套接于齿轮轴6的轴端,其内孔与齿轮轴轴端外圆相配合,其外圆与操纵杆8的内孔相配合,转动操纵杆8,即可同步实现齿轮轴6的平稳转动。
操作步骤:
第一步:操作操纵杆8,转动齿轮轴6,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齿条5向右移动,将梳模3和挡板2拉开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在梳模3上插入极群,并在挡板2的凹槽7中放上铅零件;
第二步:反方向操作操纵杆8,带动齿条5向左移动,推动梳模3向挡板2方向合拢,进行蓄电池极群组与铅零件的烧焊作业;
第三步:烧焊好冷却后,同第一步方向操作操纵杆8,带动齿条5向右移动,拉开梳模3和挡板2距离,进行脱模,并从底板11上取出极群组经修剪后装配于蓄电池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手工上模,避免了工装梳模的损坏,且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的蓄电池极群焊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省力省时,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