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型连体座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9687.3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安市华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8 | 分类号: | E03D1/38;E03D1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连体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一种节水效果良好的节水型连体座便器。
背景技术
节水座便器是按照国家座便器节水强制性标准制定的在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的条件下,不泄漏,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水的座便器。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连体座便器主要包括一体成型的座厕本体1和水箱2。现有连体座便器采用的是单冲式喷射管,即座厕本体中部只开设一条中间副水道3',该中间副水道3'的上端与水箱2连通,其下端通过围设于座厕本体1排污口上的连接水道11'连通座厕本体1排污口,存储在水箱2内的水通过中间副水道3'再经连接水道11'汇集进入出水口,由于中间副水道3'与连接水道11'之间形成下水拐点,下水拐点水损大,破坏了中间副水道3'下水的直冲落效果,导致中间副水道3'直接冲落的水经下水拐点后下水力量偏小,不会第一时间产生虹吸,靠水的存储位来产生虹吸,导致耗水量的增加。
而为了满足达到座便器的节水效果,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采用机械、电子等辅助元件的外力作用提高出水流速实现节水。但这样的节能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机械、电子等辅助元件容易出现故障,需经常维护,给用户带来不便;且随着机械、电子元件寿命终结,后续成本高,给用户造成额外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连体座便器单冲式喷射管下水力量偏小、耗水量大的不足,提供一种下水力量大、节水明显的连体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节水型连体座便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座厕本体和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厕本体的后部两侧对称设有上端连接水箱的左、右副水道,左、右副水道的下端分别通过围设于座厕本体排污口上的连接水道连通座厕本体排污口。
进一步,上述座厕本体的左、右副水道呈对称布置的八字形,左、右副水道水平投影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35°。
上述连接水道大体呈U字形;该连接水道的后端分设有左、右进水端、前端中部设有连通排污口的冲水口;连接水道后端的左、右进水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左、右副水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连体座便器的座厕本体后部设有对称布置的双副水道,左、右副水道与围设于座厕本体排污口上的连接水道之间过水顺畅,水损小,左、右副水道形成的双冲式喷射管下水力量大,直冲落效果良好,能第一时间产生虹吸,虹吸功能强大,大大延长虹吸时间,节水效果明显,污水更换率达到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连体座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节水型连体座便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座厕本体1和水箱2,座厕本体1的后部两侧对称设有上端连接水箱2的左、右副水道31、32,左、右副水道31、32呈对称布置的八字形,左、右副水道31、32水平投影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为120-135°,左、右副水道31、32的下端通过围设于座厕本体排污口10上的连接水道11连通座厕本体排污口10。连接水道11大体呈U字形,该连接水道11的后端分设有独立的左、右进水端、前端中部设有连通排污口10的冲水口;连接水道11后端的左、右进水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左、右副水道31、32。
参照图1。左、右副水道31、32与连接水道11之间过流顺畅、水损小,冲水排污时,水箱内的存水通过左、右副水道31、32经连接水道11汇流后再冲入排污口10,形成下水过程中水损小、冲刷力量大的双冲式喷射管,直冲落效果良好,能第一时间产生虹吸,虹吸功能强大,大大延长虹吸时间,节水效果明显,污水更换率达到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安市华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安市华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矩形槽处的保温板连接装置
- 下一篇:地磁力空气压水式给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