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胶片多刀分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9607.4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景元;王宗文;钱永聪;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3/00 | 分类号: | B26D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114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片 多刀分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条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密炼胶片多刀分条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在生产流程中的预备工序,在钢丝圈表面覆胶、三角胶生产过程中,因部件需要胶料较少,喂料口及螺杆较小,其所需胶料体积较小只有宽12mm×7mm左右;但密炼在生产时考虑效率等一般出片宽度度在720×7mm左右,且考虑供胶量均匀,在预备使用前,需要在预备工序的胶片分条机上,先将胶片分条成宽度12mm左右的小胶片再进行使用。
目前预备工序使用的胶片分条机主要由基座、支架、上下错位裁刀及刀架主轴、压辊、电机及链轮、收取槽组成,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不利方面:
1.分条后易产生少量碎胶片,增加处理工作量;
2.增加生产流程,耗费工时,无产生附加值;
3.分条机靠上下错位裁刀裁切,分条后的小胶片完全分离,须使用笼车收取,这样既造成了小胶片在存放后较凌乱,不利于使用,也增加了工装及管理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时胶料在开炼机出片直接分条省时省力且分条宽度均匀、简化生产流程且易于操作、圆盘裁刀留有缺口使裁后小片相连便于胶片收取存放且使用时易于拉开的密炼胶片多刀分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密炼胶片多刀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1、支板2、主轴3、辊筒4、汽缸5、缺口圆盘裁刀6、刀架主轴7、基座10;
其中:所述的支架1螺栓连接设于基座10上;所述的支板2为“L”形,其中部通过第一旋转轴套8设于主轴3上;所述的主轴3转动连接设于支架1的侧边上;所述的汽缸5设于支架1的顶端;所述汽缸5的顶出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套9与支板2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刀架主轴7设于支板2的另一端;所述的缺口圆盘裁刀6设于刀架主轴7上;所述的辊筒4转动连接设于基座10上,且位于缺口圆盘裁刀6的下方。
所述的缺口圆盘裁刀6的边缘对称位置各设一缺口61。
当开炼机上出片的胶片运输到辊筒4时,汽缸5伸长,带动支板2,缺口圆盘裁刀6下压跟着辊筒4旋转,对胶片进行连续裁片分条,并通过缺口61让分条后的小胶片留少许连接处便于收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简化生产流程且易于操作、圆盘裁刀留有缺口使裁后小片相连便于胶片收取存放且使用时易于拉开的新型的密炼胶片多刀分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密炼胶片多刀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1、支板2、主轴3、辊筒4、汽缸5、缺口圆盘裁刀6、刀架主轴7、基座10;
其中:所述的支架1螺栓连接设于基座10上;所述的支板2为“L”形,其中部通过第一旋转轴套8设于主轴3上;所述的主轴3转动连接设于支架1的侧边上;所述的汽缸5设于支架1的顶端;所述汽缸5的顶出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套9与支板2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刀架主轴7设于支板2的另一端;所述的缺口圆盘裁刀6设于刀架主轴7上;所述的辊筒4转动连接设于基座10上,且位于缺口圆盘裁刀6的下方。
所述的缺口圆盘裁刀6的边缘对称位置各设一缺口61。
工作时,开炼机上出片的胶片运输到辊筒4时,在需要裁片位置的缺口圆盘裁刀6对应的汽缸5伸长,带动支板2,一定间距的缺口圆盘裁刀6下压跟着辊筒4旋转,对胶片进行连续多刀裁片分条,并通过缺口61让分条后的小胶片留少许连接处便于收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