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施工测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9174.2 | 申请日: | 201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韦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施工 测控 装置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凝土施工测控装置。
2、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但是现行的养护时间的计算需要人工进行,需要每天进行多次测温,测大气压和繁琐的等效龄期计算工作,浪费了巨大的劳动力。同时由于人工测量和计算,非常容易出现误差,容易致使养护的结果不理想,带来安全隐患。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施工测控装置,实现自动混凝土等效龄期计算,自动到期日期提醒,免去了人工每天多次测温和繁杂的等效龄期计算工作,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管理的工作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由现场气象采集装置、中央数据服务器和用户端构成,中央数据服务器分别与现场气象采集装置和用户端连接;现场气象采集装置内设置有大气温度采集装置、大气湿度采集装置、大气气压采集装置、风力风向采集装置和降雨量采集装置;用户端内设置有工程项目控制接收装置。
上述的中央数据服务器与现场气象采集装置和用户端之间为互联网连接。
上述的中央数据服务器与现场气象采集装置和用户端之间为3G网络连接。
上述用户端内设置的工程项目控制接收装置数量设置为1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不同区域设置的现场气象采集装置,可以方便的测出当地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力和降雨量,免去人工进行测量。
(2)、中央数据服务器可以通过采集结果计算出某日混凝土试块的成熟度和养护的到期时间。
(3)、高权限的帐户,可以查看低权限的帐户的混凝土试块记录,方便混凝土施工的集中管理,避免安全隐患出现。
4、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施工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现场气象采集装置;2、大气温度采集装置;3、大气湿度采集装置;4、大气气压采集装置;5、风力风向采集装置;6、降雨量采集装置;7、中央数据服务器;8、用户端;9、工程项目控制接收装置。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测控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测控装置其结构由现场气象采集装置1、中央数据服务器7和用户端8构成,中央数据服务器7分别与现场气象采集装置1和用户端8通过互联网或3G网络等技术实现数据通讯;现场气象采集装置1内设置有大气温度采集装置2、大气湿度采集装置3、大气气压采集装置4、风力风向采集装置5和降雨量采集装置6;用户端8内设置有工程项目控制接收装置9。
用户端8内设置的工程项目控制接收装置数量设置为1个以上。
本装置可以把不同区域的实时气象数据汇总到中央数据服务器7,不同区域的工程混凝土施工,可以通过引用中央数据服务器7上相对应区域的气象数据进行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计算,实现自动混凝土等效龄期计算,自动到期日期提醒,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同条件试块的等效龄期记录,由客户端软件根据选择区域的气象数据自动生成,实现自动化记录表格生成。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