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热餐盒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9023.7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笙 |
主分类号: | A47G23/04 | 分类号: | A47G23/04;A45F3/16;A47J3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餐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即一种自热餐盒。
背景技术
目前,方便面、方便米等即食产品已有多种。但这些产品食用时都需要热水,没有热水很难食用。近年,市场上推出一种不用热水的自热餐盒,盒内封装有米饭等熟食品,盒外另配两组分发热材料,一组液体材料和一组固体材料,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食用前,将液体材料和固体材料混合,立即产生热量,再将餐盒放在上面,即可将盒里的食品加热。实验证明,以生石灰作为固体材料,以水为液体材料,可以产生足够的热量,而且造价很低。可是,自热餐盒的发热过程既需要一定的热量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生石灰和水的反应的时间较短,热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传给食品,必然向周围散发,热量损失较大。因此在设计反应方式时,既要考虑发热量,又要考虑持续的时间,需要采用多种合适的原料,除了生石灰粉以外,还要采用氧化铝粉、氢氧化钠、银粉、无水碳酸钠粉、氧化铁粉、脱水非铝强酸盐等,由此引发了造价高、操作过程繁琐、容易烫手或洒落等问题,加之热袋与餐盒的接触面积较小,热量损失较多,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不烫手,不易洒落,热量损失极少的自热餐盒。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自热餐盒,这种餐盒是一种由盒底、盒壁、盒盖围成的容器,其特点是:所说的餐盒里面设有由双层隔板围成的发热腔,发热腔的上口和下底均附有保温层,发热腔中部由隔膜将腔内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液料腔,下层为粉料腔,液料腔上面设有操作管,操作管内孔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塞,发热腔中部的隔膜上至少有一处连接有破 膜线,破膜线经过液料腔与滑塞相连。使用时,拧动滑塞,带动破膜线破坏隔膜,液体材料就会与粉末材料结合而放热。
所说的保温层是覆盖发热腔上口的真空带和覆盖发热腔下底的真空槽。
所说的保温层是在餐盒周围由双层薄板围成的真空腔。
所说的隔膜是连接双层隔板的薄膜。
所说的隔膜是液料袋的面料膜。
所说的餐盒内的发热腔把盒内空间分成大小两部分,较大的为米饭仓,较小的为配菜仓。
所说的操作管的内孔是一个螺孔,所配装的滑塞是一个螺杆,螺杆与螺孔为密封的滑动配合。
所说的破膜线是柔软的拉线。
所说的破膜线是坚硬的刺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热材料置于盒内,热量在食品中间产生,在外围真空层的屏蔽之下,热量不能损失,只能在盒内交换,因而可以采用廉价的发热原料和简单的反应过程,致使成本降低,应用范围扩大,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适用于批量即食产品和个人自制食品的包装,特别适合学生、行者、工人、加班族等各类人员使用,在旅游、野宿、军事等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盒体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盒体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盒盖B-B断面的主视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盒盖A-A断面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盒盖的俯视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盒体的主视图;
图11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盒体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盒盖的主视图;
图1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盒盖的俯视图。
图中可见:餐盒1,盒底2,盒壁3,盒盖4,隔板5,发热腔6,粉料腔7,液料腔8,滑塞9,真空带10,破膜线11,隔膜12,配菜仓13,真空槽14,米饭仓15,操作管16,通孔17,真空腔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笙,未经张连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