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宽度护理轮椅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989.9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颜智明;马云飞;顾伟杰;马永彪;陈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智明;陈日春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7;A61G7/05;A61G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宽度 护理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床,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宽度护理轮椅床。
背景技术
平躺卧、半躺卧、起坐、翻身、排便和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日常起居活动。一个失去身体动作能力的病人必须依靠他人帮助才能完成这些动作,尤其是全瘫病人,更是如此。这使得病人深感绝望,护理工作量和难度也相当大,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现有护理设备和专利技术只能提供部份帮助,效果也不好。现有护理床和技术专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通过床两侧边部分床面向上折转的翻身方式只能使人体侧卧而不能实现180度翻身,并且侧卧时头部失去有效支撑;上下夹住人体的翻身方式会令病人感到害怕。其二是,现行的侧翻方式在病人翻身前需先由护理人员将病人从床中间搬动到床边上,翻身后再将病人从床边搬回到床中间,这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其三是,为了使病人在翻身时不滚落床下,床宽至少应该在1.1米以上;这个尺寸通常大于室内房门宽度,使得整体移动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使病人从床中央自动平移到床一侧并侧身翻转180度、或自动改变躺姿或变成轮椅、床面宽度可从120cm收缩到80cm以内的可变宽度护理轮椅床。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宽度护理轮椅床,包括可折转的床板壳体,可移动床板、床板薄壳矩形体、底部U型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可折转床板壳体由12块薄壳矩形体通过铰轴相连,可移动床板由8块带齿边平板组成,每块床板通过滑轨连接在滑轨支座上,滑轨支座通过铰轴与床板支座相连,床板支座固定在床板壳体底面,底部U型支撑结构由2根固定长度的支撑杆和7根电动缸伸缩杆组成,2根支撑杆和7根电动缸伸缩杆的底端连接在轮椅床底盘上,顶端连接到床板壳体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2根固定长度的支撑杆左右分立,底端固定在轮椅床底盘上,上端与床板壳体后底部通过铰轴联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动缸伸缩杆支撑在床板壳体的前底部,左右分立,底端通过铰轴与轮椅床底盘相连,顶端通过铰轴与床板壳体相连,电动缸伸缩杆支撑在床板壳体底部,左右分立,底端通过铰轴与轮椅床底盘相连,顶端通过铰轴与床板壳体相连,电动缸伸缩杆支撑在床板壳体底部,底端通过铰轴与轮椅床底盘相连,顶端通过铰轴与床板壳体相连,电动缸伸缩杆分别支撑在床板壳体和床板壳体的底部,左右分立,底端通过铰轴与轮椅床底盘相连,顶端通过铰轴与支撑横杆相连,支撑横杆分别与床板壳体通过铰轴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杆和电动缸伸缩杆左右分立,在轮椅的底部形成一个开口向着床头的U型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移动床板左右各4块,可移动床板组成上半身床面,可移动床板组成臀部床面,可移动床板组成腿部床面,可移动床板组成脚部床面,移动床板尺寸左右相同,齿形相互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床板与薄板滑轨两端固定连接,表面相平行,相隔一定距离,滑轮组位于其间,滑轮轴两端与轴承联接,轴承则固定在滑轨支座上,薄板滑轨的下表面与齿条固定,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平移驱动电机与齿轮连接,滑轨支座通过铰链联接到铰链支座,铰链支座固定在床板壳体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倾斜机构的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丝杆支座相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联接,丝杆机构的螺母与连接杆一端通过铰轴连接,连接杆另一端通过铰轴与滑轨支座连接,丝杆支座也固定在床板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针对失去动作能力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日常起居需求,本实用新型能使失能病人从床中央自动平移到床一侧并侧身翻转180度、或自动改变躺姿或变成轮椅、床面宽度可从120cm收缩到80cm以内的一种新型可变宽度护理轮椅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和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是可折转床板壳体结构图;
图4是可移动床板及其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智明;陈日春,未经颜智明;陈日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物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垂直斗式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