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751.6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飞;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飞;王新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4B1/191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燃式 二次 回风 节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涉及一种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
背景技术
现有炉具品种较多,结构各不相同,其特点是:1、从炉面中心的炉口添加燃料,炉心底部供风,使燃料一次直接燃烧;2、从炉面下侧加料口添加燃料,设有二次燃烧装置,手动配风,比前者较进步,其缺点是:①燃烧不充分,热值利用率低,烟雾大,燃料消耗大,加料时灰尘很大,不卫生环保;②是虽可调节燃烧,比前者进步,但需手动调节配风,只能达到半气化效果,时有燃烧不足现象,均达不到完全充分燃烧、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
一种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主要包括:面板、炉桶、脚箱、二次进风转换器、耐火沙芯、进风控制杆、烟管接口、增料口和炉桥,在炉桶内上方设有二次进风转换器,其上设孔,其一侧与增料口相通,下方设有耐火沙芯,耐火沙芯下依次设有炉桥和进风控制杆;在所述面板和炉桶之间还设有一连接圆形圈,其与面板固定连接,与炉桶活动连接;所述二次进风转换器底部卡设在耐火沙芯上;在所述耐火沙芯底部的脚箱内设有一进风器;在所述炉桶外下部设有一个二次进风口;炉桶和脚箱活动连接。
所述炉桶和连接圆形圈由四颗螺栓连接。
所述炉桶和脚箱由四颗螺栓连接。
所述增料口为圆形,其上设盖。
所述二次进风口为圆形,其上设盖。
所述进风器为倒梯形。
所述进风控制杆上设有一圆板,其大小于进风器下口直径相同。
所述二次进风转换器材质为硅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不用手动和风机,完全自动配风转换调节,使燃料完全充分燃烧,燃烧率可达95%以上,烟雾和焦油排放为零,无污染、节能环保。
2、本实用新型拆装换配件方便,只需将炉体外四根连接杆拆下,就可随意更换配件,使用周期长,燃柴草可用10年以上。
3、本实用新型使用燃料广泛:可用各种秸秆、柴草、稻壳、玉米芯、锯末刨花、干牛马粪、可燃料生活垃圾、加工的压块燃料和燃煤等。
4、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城市农村家庭、商店、餐厅、办公室;可用于取暖煮饭、农业蔬菜大棚升温、养殖场煮饲料、烤烟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中连接圆形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炉桶、3-脚箱、4-二次进风转换器、5-耐火沙芯、6-进风控制杆、7-烟管接口、8-增料口、9-炉桥、10-圆形圈、11-进风器、12-二次进风口、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直燃式二次回风省柴节煤炉,主要包括:面板1、炉桶2、脚箱3、二次进风转换器4、耐火沙芯5、进风控制杆6、烟管接口7、增料口8和炉桥9,在炉桶3内上方设有二次进风转换器4,其上设孔,其一侧与增料口8相通,下方设有耐火沙芯5,耐火沙芯5下依次设有炉桥9和进风控制杆6;在所述面板1和炉桶2之间还设有一连接圆形圈10,其与面板1固定连接,与炉桶2活动连接;所述二次进风转换器4底部卡设在耐火沙芯5上;在所述耐火沙芯5底部的脚箱3内设有一进风器11;在所述炉桶2外下部设有一个二次进风口12,用于弥补燃烧室内空气的不足,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炉桶2和脚箱3活动连接。
所述炉桶2和连接圆形圈10由四颗螺栓13连接。
所述炉桶2和脚箱3由四颗螺栓连接。
所述增料口8为圆形,其上设盖。
所述二次进风口12为圆形,其上设盖。
所述进风器11为倒梯形。
所述进风控制杆6上设有一圆板,其大小于进风器11下口直径相同,进风口11可随意控制下部风力大小、强弱,达到可随意控制火力大小。
所述二次进风转换器4材质为硅铁,其作用是使烟雾产生燃烧,达到气化效果,从而节省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飞;王新,未经李玉飞;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沉降停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衣襟搭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