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盘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8705.6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5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文华 |
主分类号: | A47G23/06 | 分类号: | A47G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艺用具,具体说是一种茶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盘,大都是由盛水底座和上盖板组成的,所述的上盖板为一设有镂空图案的平板,上盖板嵌装在盛水底座的上端。其缺点在于,因为上盖板采用嵌装方式,故上盖板不易取下,当盛水底座中的茶水倒满后需要倾倒出去时,很难将上盖板直接取下,为此使用者不得不将上盖板上放置的茶杯、茶壶等茶具取下,将盛水底座和上盖板同时端走去倾倒废弃的茶水,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盘,盛水底座和上盖板上下扣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很方便的取下上盖板去倾倒盛水底座中废弃的茶水,便于使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扣合的盛水底座4和上盖板3,
所述盛水底座4包括:
四周设有第一垂直侧壁41的底板44,第一垂直侧壁41的上端内侧面设有一圈第一凹槽43,
所述上盖板3包括:
盖板板体36,沿盖板板体36四周设有一圈盖板侧壁30,
所述盖板侧壁30的下端外侧面设有一圈和第一凹槽43适配的第二凹槽31,
盛水底座4和上盖板3通过第一凹槽43、第二凹槽31上下扣合,
盖板板体36设有若干贯通其上下表面的漏水槽3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盖板板体36上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文字图案漏水槽3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板44的底面设有一圈垫脚4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盖板板体36设置在盖板侧壁30的中部,或盖板板体36设置在盖板侧壁30的中上部,或盖板板体36设置在盖板侧壁30的中下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盖板板体36和盖板侧壁30的连接部设有加厚部3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盖板侧壁30的高度为第一垂直侧壁41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盖板侧壁30的上端内侧面设有一圈第三凹槽32,
上层容器2与上盖板3上下扣合,
所述上层容器2包括:
四周设有第二垂直侧壁23的上层容器底板24,第二垂直侧壁23的下端外侧面设有一圈和第三凹槽32适配的第四凹槽21,
上层容器2和上盖板3通过第三凹槽32、第四凹槽21上下扣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垂直侧壁23的上端内侧面设有一圈第五凹槽22,
顶盖1与上层容器2上下扣合,
所述顶盖1包括:
盖体12,沿盖体12底面的外沿设有与第五凹槽22适配的第六凹槽11,
顶盖1和上层容器2通过第五凹槽22、第六凹槽11上下扣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茶盘,盛水底座和上盖板上下扣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很方便的取下上盖板去倾倒盛水底座中废弃的茶水,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茶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上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茶盘,包括:
上下扣合的盛水底座4和上盖板3,
所述盛水底座4包括:
四周设有第一垂直侧壁41的底板44,第一垂直侧壁41的上端内侧面设有一圈第一凹槽43,
所述上盖板3包括:
盖板板体36,沿盖板板体36四周设有一圈盖板侧壁30,
所述盖板侧壁30的下端外侧面设有一圈和第一凹槽43适配的第二凹槽31,
盛水底座4和上盖板3通过第一凹槽43、第二凹槽31上下扣合,
盖板板体36设有若干贯通其上下表面的漏水槽34。
因为上盖板3设有盖板侧壁30,因此只要用手持握盖板侧壁30即可方便的取下上盖板3,而无需移走置于盖板板体36上的茶杯、茶壶等茶具,可以只将盛水底座4端走去倾倒废弃的茶水。
上下扣合的盛水底座4和上盖板3亦可作为承载茶杯的容器,只是在品茶时作为容纳废弃的茶水的容器,增加了其使用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盖板板体36上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文字图案漏水槽35。图2所示实施例为一个“茶”字的文字图案漏水槽,亦可为其他文字或图画,例如“福”字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板44的底面设有一圈垫脚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文华,未经谢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浆运输车的混凝土搅拌机构
- 下一篇:新型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