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翅片换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646.2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锐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F17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翅片换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温式气化器,具体涉及空温式气化器的翅片换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低温液化气,如氧、氮、氩、二氧化碳、石油气、天然气等的需求也在迅猛发展,促使低温液化气的储运设备配套的气化器的市场需求也在大幅增长。
气化器是一种将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设备,气化器分为空温式气化器、电加热式气化器和蒸气式气化器三种形式。其中,空温式气化器具有免维护、免热源、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温式气化器是在常温下把低温液体进行气化的专用设备,它是利用空气来进行换热,其工作状态理论上可分为过冷、气化和加热三个阶段,主要用于低温流体,如:LO2、LN2、LAR、LNG等介质的气化,即把低温液体转化为接近常温的气体,以满足钢铁、太阳能、电子、造船、天然气行业、化工等各领域的应用。空温式气化器利用大气环境作为热源,通过翅片换热管进行热交换,使各种低温液体气化成接近常温的气体,其主要包括翅片换热管、连接件、弯管、支撑框架以及支腿等。
其中,翅片换热管在空温式气化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翅片换热管,其管体的管腔内部均是平滑的,从而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是处于稳流状态,不利于换热效果。
基于上述缺点,本申请人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翅片换热管,以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翅片换热管,以达到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翅片换热管,包括:管体,以及沿管体的径向方向的外壁上,并且围绕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一组换热翅片;所述管体的内壁上增设有起到紊流作用的齿条结构。
优选的,所述齿条结构包括按照一定间距均匀分布的齿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将翅片换热管的管体内壁设置为齿条状结构,通过齿条状结构增加了管体内壁的换热面积,同时使得管内部的换热流体处于紊流状态,增大了扰动性,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
此外,齿条结构对于超长度的翅片换热管来说,由于其厚度进行了再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翅片换热管的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翅片换热管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翅片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所示的翅片换热管的示意图,其包括管体11,沿管体11的轴向方向的外壁上并且围绕管体11的圆周方向以辐射状分布有一组换热翅片12,各个换热翅片12之间的间距相同,换热翅片12的数量基本上与管体11的直径大小成正比,其优选的数量最少为4片,最多可以为24片,均优选以偶数的数量设置于管体11的外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换热翅片为8片为例。换热翅片12与管体11通常由铝挤材并由模具挤制而成,在每一隔一的换热翅片的顶端侧缘上设置有连接头13,该连接头13通过连接件21进行固定,并通过连接件21与其相邻的翅片换热管22进行连接并相互组合,如图2所示。
管体11的管腔内部设置为齿条状结构14,各齿条之间按照一定间距呈间断性均匀分布,使得管腔的截面看上去呈梅花状,通过这种设计使得在管内部换热的流体处于紊流状态,增大了流动的扰动性,相比于平滑的管腔内部,可有效地提高汽化器的换热系数。同时,在管内臂增设了齿条状结构14后,对于超长度的翅片换热管来说,由于其厚度进行了再增加,从而也进一步增加了翅片换热管的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锐低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锐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