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7956.2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良;郝培霖;胡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D5/04;E05D11/10;E05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铰链,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两个枢轴的铰链。
背景技术
汽车和工程机械车门铰链一般包括活动页和固定页两部分,活动页直接刚性连接在车门内板上,固定页直接刚性连接在车身结构上,固定页与活动页之间通过枢接联接,固定页和活动页可通过焊接、铆接、栓接等方法实现紧固。工程机械的车门使用的板式铰链中,绝大部分只有一个枢结回转中心,当车门开启角度较大时,车门往往与前车身发生干涉,一般通过加大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来解决该技术问题,从而限制了设备的结构布局和美观性。
CN101748947A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铰链,包括固定页、活动页以及连接件,其中固定页与活动页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固定页包括安装件和转动件,安装件用于安装在车身结构上,转动件通过铆钉与安装件连接,可绕铆钉在安装件的安装平面内转动,从而调节铰链的旋转轴线。该发明的铰链装置能自动调整上下铰链同轴度,克服车门反弹力,能有效降低车门在开关时出现异响和振动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门闭合力,保证车门容易开关,能减轻铰链的磨损,相应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成本。
CN201447983U公开了一种门铰链,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铰链后座、与门体固定连接的铰链前座,还包括一铰链机构、一扭簧,铰链机构与铰链后座、铰链前座枢接,扭簧与铰链机构、铰链后座配合。
上述公开的门铰链技术方案仍不能解决当车门开启角度较大时,车门往往与前车身发生干涉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铰链,排除在车门开启过程中车门与车身产生干涉,且车门与车身的安装间隙较小,使安装后车辆及车门外形美观,当车门关闭时,门铰链的固定效果较好,能减小车门与车身之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位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一种车门铰链,包括与车身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页、与门体固定连接的活动页,呈U型的铰链联接件、张开扭簧、自锁滑块机构,固定页通过第一铰链轴(3)与铰链联接件一端枢接,活动页通过第二铰链轴与铰链联接件另一端枢接,张开扭簧的簧体套在第一铰链轴上,扭臂作用于固定页和铰链联接件;自锁滑块机构包括自锁滑块、滑块回位弹簧、第一自锁滑块限位块、第二自锁滑块限位块,自锁滑块插入铰链联接件的U型槽,第一自锁滑块限位块、第二自锁滑块限位块分别固定于自锁滑块两侧铰链联接件上,限制自锁滑块沿U型槽滑动的轨迹和距离,铰链联接件靠近U型槽底处设有档块,回位弹簧位于自锁滑块的U型槽底一端与档块之间;固定页远离铰轴的一端设有突台,突台上设有自锁孔,自锁滑块位于U型槽槽口的一端设有与自锁孔匹配的锁舌,当铰链收紧时锁舌插入自锁孔内进行锁止,活动页在铰轴的一端设有突台,在车门开启时推动自锁滑块的移动,实现锁舌的自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锁滑块限位块、第二自锁滑块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于铰链联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页和/或活动页设有用于固定的铆接孔。
进一步地,自锁滑块U型槽底一端和档块至少之一上设有回位弹簧的插入凹形槽,回位弹簧插入凹形槽内。
进一步地,固定页、活动页和/或铰链联接件为球墨铸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链轴、第二铰链轴为连接销轴。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因采用双枢结结构,车门绕一个回转中心打开到一定角度后,另一个回转中心的锁止状态被打开,车门在外开的同时产生一位移,使得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增加,避免了当车门开启角度较大时,车门与车身之间发生干涉;当车门在关闭状态时,通过自锁滑块机构,固定页与铰链联接件之间处于锁止状态,减小车门与车身之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位移,减少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使车体更加美观,运动过程中振动更小,起到保护车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铰链主视图;
图2为铰链左视图;
图3为铰链轴测图;
图4为铰链联接件轴测图;
图5为自锁滑块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