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轨型智能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7877.1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G01K7/02;G01K7/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智能 可编程 温度 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仪表,特别涉及一种导轨型智能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温度变送器、信号单一不能自由选择、变送精度低、温度不稳定且体积大不便于设备安装。目前的温度变送器仪表没法满足现场设备的各类信号的切换。因而许多开发商开发全数字化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信号隔离器,实现产品标准化,弥补市场空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输出稳定、精度高、供双路电流输出的导轨型智能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导轨型智能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包括电源模块、显示编程器、两个模拟信号输入端、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及两个电流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经A/D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所述显示编程器与中央处理器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端和第二电流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显示编程器、两个模拟信号输入端、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及两个电流输出端均焊接在主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一指示灯。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与两个电流输出端之间均连接一指示灯。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作为2个独立的变送器或信号隔离器使用,降低了成本及设备的安装体积,使用灵活,方便,仪表可任选24VDC/AC输入或100~240VAC电源电压,可靠性高且符合EMC电磁兼容标准;其电源及全部输入/输出端子均通过了4KV的群脉冲(EFT)抗干扰测试,能在强干扰环境下可靠工作;数字校正电流输出,无电位器,进一步提高了电流输出精度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型智能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包括电源模块1、显示编程器2、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3、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4、A/D转换器5、中央处理器6、三个指示灯、第一电流输出端7及第二电流输出端8,所述电源模块1与中央处理器6相连接,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3和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4经A/D转换器5与中央处理器6输入端相连,所述显示编程器2与中央处理器6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与指示灯一9相连接,该指示灯一9显示中央处理器6运行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6输出端经指示灯二10、指示灯三11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端7和第二电流输出端8相连接,该指示灯二10和指示灯三11通过亮度显示第一电流输出端7和第二电流输出端8电流输出大小,电源模块1、显示编程器2、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3、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4、A/D转换器5、中央处理器6、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指示灯三11、第一电流输出端7及第二电流输出端8均焊接在主板上,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减小,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型智能双路可编程温度变送器是通过在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3和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4输入可任意编程的热电偶、热电阻或线性电压(mV)信号,再经A/D转换器5转换为数字信号至中央处理器6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6先对双路输入数据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该滤波强度可以独立调整或取消滤波;之后经由显示编程器2对数字滤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中央处理器6进行编程控制,再由中央处理器6的输出端变送输出经数字校正后的标准电流,该标准电流输出为两路相互隔离的标准电流(4~20mA或0~20mA)输出。
其中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3和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4均为可编程测量输入回路,支持K、S、E、J、B、N、T、WRe5-WRe26、Pt100、Cu50、0~20mV、0~100mV、0~1V、0.2~1V等多种规格热电偶、热电阻及电压信号输入,热电偶自动冷端补偿;并可以自由定义温度变送输出的量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缸发动机缸体水压试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供料轨道式称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