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测试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7548.7 | 申请日: | 201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殷兴华;薛林旭;张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曲臂 遮阳篷 积水 荷载 性能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遮阳产品性能检测领域,涉及对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流量可控的喷淋系统对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的检测方法依据JG/T 240-2009《建筑遮阳篷耐积水荷载试验方法》进行,该标准编制过程中直接采用转化的欧盟标准EN 1933-1998 Exterior blinds-Resistance to load due to water accumulation-Test method,国内没有与该方法配套的检测设备。国外实验室的设备喷水的压力源主要利用高位水箱的位差,难以精确控制流量,且遇到较大样品时,实验过程中需要补水,造成压力波动;而且,国外设备的喷水管是根据试样规格分别定制不同长度,根据试样大小进行拆换,操作极为不便,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流量可控的喷淋系统对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检测设备。
一种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测试设备,包括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喷淋系统和样品架,被测样品曲臂遮阳篷安装在样品架上,喷淋系统装设于样品上方,供水系统与喷淋系统以水管连接,水管上设流量计和针型阀,流量计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一储水箱,其一端设一入水管,另一端设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离心泵和所述流量计、针型阀,出水管最端头连接喷淋系统。控制系统与所述离心泵电连接。
所述储水箱内设液位传感器。
所述储水箱底部设排水管。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一进水管和一喷水管,进水管与供水系统出水管端头连接,进水管设置两处进水口并连接喷水管。
所述喷水管为一条间距布设多个喷水孔的长管,长度不小于样品的宽度。每 一喷水孔与一个球阀连接。
喷水管直径38mm,喷水孔孔径为0.5mm~2.0mm,孔间距50mm±1mm。
所述进水管的两处进水口位于距喷水管中点相等距离部位,进水口间距为喷水管长度的1/3或1/2。
本实用新型配合JG/T 240-2009标准方法,设计了符合其要求的检测设备,且利用精密离心泵配合电磁流量计造压控流,可实时补水且流量稳定;同时,本发明采用多通道多球阀的控制,一体式解决不同尺寸样品喷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利用流量可控的喷淋系统持续对待测遮阳篷实施积水荷载,从而可实现样品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测定,操作方便,可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中供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中喷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依据JG/T 240-2009《建筑遮阳篷耐积水荷载试验方法》的要求,提供一种适用的建筑用曲臂遮阳篷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测试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其主要构成参见图1所示,包括控制系统11、供水系统12、喷淋系统13和样品架14,被测曲臂遮阳篷样品15安装在样品架14上。
图2为供水系统12示意图(俯视)。其包括一储水箱22,其一端设一入水管21接自来水用于向储水箱22中注水,另一端设出水管27,出水管27管路中装设离心泵23以为喷淋系统13提供压力,出水管路上还装设流量计24以实时在控制系统11上显示瞬时流量,输出流量通过管路上的针型阀25调节,出水管27的最端头用于连接喷淋系统13;供水系统12中,储水箱22内还可设液位传感器26以显示箱内水位,还可设排水管28通往地漏(需要排水时使用)。
图3显示了喷淋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一进水管32和一喷水管31。喷淋系统的进水管32与供水系统出水管27端头连接,进水管32设置两处进水口并连接喷水管31;喷水管31为一条间距布设多个喷水孔35的长管,长度不小于样品15的宽度,喷水管31直径可为38mm,喷水孔35孔径在0.5mm~2.0mm,孔间距50mm±1mm,每一个喷水孔35外均与一个球阀33连接;进水管32的两处进水口位于距喷水管31中点相等距离部位,进水口间距为喷水管31长度的 1/3或1/2。如果安装的样品15较窄,则将其安置于喷水管31中部,并通过球阀33关闭多余部分的喷水孔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