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7252.5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星航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M11/04;G08C17/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电力 控制 状态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远程电力控制(如图1所示)大多采用有线方式,通过电力载波3将控制指令传送至被控端2,其安装麻烦,随控制距离增加有线传输方式的成本将明显增加。有的虽采用无线通信模块4方式,但通信距离短、易受干扰。
另外,现有远程电力控制大多没有对被控制设备状态进行监测,不能得到设备的实时状态;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报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涉及基于GSM、GPRS通讯网实现超远程无线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GSM模块Ⅰ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以及通过GSM模块Ⅰ接受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将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执行控制命令情况的信息的控制主机;
通过GSM模块Ⅱ通讯连接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用于对控制主机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进行处理,以及将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执行控制命令情况的信息通过GSM模块Ⅱ发送到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MCU;
连接MCU,对MCU处理后的控制指令进行相应处理的控制器电路;
连接控制器电路,对控制器电路发出的打开或关闭指令进行响应的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
连接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对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供电状态进行信号进行采集的监测电路;
所述监测电路同MCU相连接将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执行控制命令情况信息发送到MCU中。还包括直接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手机。
还包括连接MCU,当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没有响应控制命令时进行报警的本地报警单元15。
还包括连接MCU,用于存储配置信息的配置信息存储单元。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如下:本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基于GSM、GPRS通讯网实现超远程无线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比现有有线传输电力控制方式安装简单,成本低。比现有无线传输电力控制方式传输距离远,可在任意有手机信号的地方进行控制,且不易受到干扰;本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增加了全球移动通信号码和密码的管理,增加了远程控制的安全性。本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不仅能进行超远程电力控制,还能实时监测被控制设备状态,如有故障将自动报警,构成完整可靠的闭环系统。依托该闭环系统,可实现远程设备无人值守,从而免去人员值守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远程电力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远程电力控制及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GSM模块Ⅰ12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以及通过GSM模块Ⅰ12接受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将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执行控制命令情况的信息的控制主机7;通过GSM模块Ⅱ17通讯连接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用于对控制主机7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进行处理,以及将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执行控制命令情况的信息通过GSM模块Ⅱ17发送到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MCU 5;连接MCU 5,对MCU 5处理后的控制指令进行响应的控制器电路13;连接控制器电路13,对控制器电路13发出的打开或关闭指令进行响应的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连接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对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供电状态进行信号进行采集的监测电路10;所述监测电路10同MCU 5相连接将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执行控制命令情况信息发送到MCU 5中;还包括直接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上的手机6。还包括连接MCU 5,当被监测及控制的设备11没有响应控制命令时进行报警的本地报警单元15;还包括连接MCU5,用于存储配置信息的配置信息存储单元9,该存储单元采用存储芯片,即使掉电配置信息不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星航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星航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