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固定夹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7240.2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洲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15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骨折固定夹。
背景技术
骨折固定夹是骨折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夹持粗大的错位骨头并使其复位。
目前现有的骨折固定夹包括定夹头座、动夹头座以及由定夹头和动夹头组成的夹头组件,定夹头的底部与定夹头座固定相连,动夹头的底部与动夹头座固定相连,动夹头座通过螺杆组件与定夹头座滑动相连;在定夹头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凹槽,动夹头正对该凹槽,凹槽的槽宽大于动夹头的宽度。定夹头和动夹头均呈直线形,即定夹头基本垂直于定夹头座,动夹头基本垂直于动夹头座。定夹头的内表面(即面朝动夹头的面)和动夹头的内表面(即面朝定夹头的面)均为光滑面。该骨折固定夹实际使用时,被夹持在定夹头和动夹头之间的错位骨头容易发生移位现象,甚至会从整个夹头的顶部向上滑出;从而导致后续手术的无法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夹持错位骨头、从而避免错位骨头发生相对移位的骨折固定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固定夹,包括定夹头座、动夹头座以及由定夹头和动夹头组成的夹头组件,定夹头的底部与定夹头座固定相连,动夹头的底部与动夹头座固定相连,动夹头座通过螺杆组件与定夹头座滑动相连;在定夹头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凹槽,动夹头正对该凹槽,凹槽的槽宽大于动夹头的宽度;定夹头的顶部向着动夹头弯曲,动夹头的顶部向着定夹头弯曲;在定夹头的内表面设置横向细齿,在动夹头的内表面设置菱形状平头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折固定夹的改进:横向细齿为圆头齿。
本实用新型的骨折固定夹,由于定夹头的顶部向着动夹头弯曲,且动夹头的顶部向着定夹头弯曲,因此当定夹头与动夹头合拢时,定夹头的顶部和动夹头的顶部相互交错,从而避免错位骨头从夹头组件的顶部滑出。在定夹头的内表面设置的横向细齿和在动夹头内表面设置的菱形状平头齿,能增加对错位骨头的夹持力度,避免发生打滑现象,也就避免了发生错位骨头在夹头组件间的相对移位现象。因为骨头是较坚硬的人体组织,因此菱形状平头齿和选用圆头齿的横向细齿均不会对错位骨头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骨折固定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中,定夹头座3被局部剖切);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结合给出了一种骨折固定夹,包括定夹头座3、动夹头座4以及由定夹头1和动夹头2组成的夹头组件,定夹头1的底部与定夹头座3固定相连,动夹头2的底部与动夹头座4固定相连,动夹头座4通过螺杆组件5与定夹头座3滑动相连;在定夹头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凹槽13,动夹头2正对该凹槽13,凹槽13的槽宽大于动夹头2的宽度。上述结构均同现有技术,其使用方法也同现有技术。
定夹头1的顶部11向着动夹头2弯曲,动夹头2的顶部21向着定夹头1弯曲;即,定夹头1的顶部11和动夹头2的顶部21成两两相对的弧形。在定夹头1的内表面(即面朝动夹头2的面)设置横向细齿12,该横向细齿12选用圆头齿;在动夹头2的内表面(即面朝定夹头1的面)设置菱形状平头齿22。
上述骨折固定夹实际使用时,先逆时针转动螺杆组件5,从而控制动夹头2远离定夹头1,使错位骨头位于定夹头1和动夹头2之间;再顺时针转动螺杆组件5,从而控制动夹头2靠近定夹头1;定夹头1和动夹头2合拢后,定夹头1的顶部11和动夹头2的顶部21相互交错,从而能避免错位骨头从夹头组件的顶部滑出。在定夹头1的内表面设置的横向细齿12和在动夹头2内表面设置的菱形状平头齿22,能增加对错位骨头的夹持力度,避免发生打滑现象,也就能避免发生错位骨头在夹头组件间的相对移位现象。最后,按照常规进行上夹板或者打石膏等后续手术步骤。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洲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桐庐洲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