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点针阀热嘴及热流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7134.4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承赞 |
主分类号: | B29C45/28 | 分类号: | B29C4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点 针阀热嘴 热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热流道系统的单点针阀热嘴。
背景技术
热流道系统通过将融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进行加热来注塑模具,其具有缩短制件成型周期,提高效率,节省塑料原料,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消除后粗工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扩大注塑成型工艺应用范围等诸多优点。热流道系统一般包括热流道板和热嘴等。针阀式热嘴是热流道系统热嘴的一种,其通过气缸驱动热嘴中央的阀针上下运动,气缸通过电磁阀与注塑机的注塑控制信号相连,使阀针在注塑开始时上升,打开注塑口,让溶胶通过,在注塑结束时,阀针向下运动,关闭注塑口。单点针阀热嘴是注塑中心、阀针中心、浇口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的针阀式热嘴。现有单点针阀热嘴一般采用气管直接从气缸引出气路,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经常出现气管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单点针阀热嘴一般采用气管直接从气缸引出气路,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经常出现气管破损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单点针阀热嘴及热流道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单点针阀热嘴,包括热嘴本体、设于热嘴本体上的主嘴、设于热嘴本体上的热嘴主体、置于所述主嘴和热嘴主体中央的阀针、气缸和与气缸连接的电磁阀,所述单点针阀热嘴还包括一设于所述热嘴本体内的气路流道,所述气路流道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阀针的顶部相连。
所述主嘴上还设置有主嘴发热圈和主嘴感温线,所述热嘴主体上还设置有热嘴发热圈和热嘴感温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单点针阀热嘴,所述单点针阀热嘴包括热嘴本体、设于热嘴本体上的主嘴、设于热嘴本体上的热嘴主体、置于所述主嘴和热嘴主体中央的阀针、气缸和与气缸连接的电磁阀,所述单点针阀热嘴还包括一设于所述热嘴本体内的气路流道,所述气路流道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阀针的顶部相连。
所述主嘴上还设置有主嘴发热圈和主嘴感温线,所述热嘴主体上还设置有热嘴发热圈和热嘴感温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单点针阀热嘴的气管改为设置在热嘴本体内的气路流道,从而在电磁阀接收到注射信号后,控制气缸气流通过气路流道带动阀针向上运动,打开浇口,塑料熔体经主嘴、热嘴主体进入模具型腔;在电磁阀接收到注射结束信号后,控制气缸气流通过气路流道带动阀针向下运动,关闭浇口,结束注塑。由于气路流道置于热嘴本体内,因此,所占空间小,模具强度增大,可以放缩模胚的大小,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模具上直接打气路流道,使用性能更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常规使用气管时出现破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点针阀热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单点针阀热嘴包括热嘴本体1、设于热嘴本体上的主嘴2、设于热嘴本体上的热嘴主体3、置于所述主嘴和热嘴主体中央的阀针4、气缸5和与气缸连接的电磁阀6。其中,所述热嘴本体1内设置有气路流道11,气路流道11一端与所述电磁阀6相连,另一端与阀针4的顶部相连。主嘴2上还设置有主嘴发热圈21和主嘴感温线22。热嘴主体3上还设置有热嘴发热圈31和热嘴感温线32。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单点针阀热嘴的气管改为设置在热嘴本体内的气路流道,从而在电磁阀接收到注射信号后,控制气缸气流通过气路流道带动阀针向上运动,打开浇口,塑料熔体经主嘴、热嘴主体进入模具型腔;在电磁阀接收到注射结束信号后,控制气缸气流通过气路流道带动阀针向下运动,关闭浇口,结束注塑。由于气路流道置于热嘴本体内,因此,所占空间小,模具强度增大,可以放缩模胚的大小,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模具上直接打气路流道,使用性能更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常规使用气管时出现破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单点针阀热嘴可用于热流道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承赞,未经刘承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