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超速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6401.6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翟光勇;于均石;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10 | 分类号: | G01P1/10;G01P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超速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高行驶安全的可调式超速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提醒都成为了汽车工程师们研究的课题;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超速提醒装置成为被动安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安全装置。
中国专利局于2011年3月16日公告了一份CN201765243U号文献,名称为一种汽车超速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扬声器、控制芯片、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扬声器与控制芯片相连接,在使用时,将转速传感器固定在车轮上,当汽车行驶时,转速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轮的转速信息,并将该信息送入控制芯片内进行处理,控制芯片内实现写入算法,当转速传感器采集到的转速信息达到控制芯片内的报警阈值时,控制芯片发出报警信号,驱动扬声器进行报警。该报警装置的缺点是报警速度不能调整,不能适应不同路段具有不同限速因而需要设置不同报警速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报警速度不能调整,不能适应不同路段具有不同限速因而需要设置不同报警速度的要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报警速度可调整,能适应不同路段具有不同限速因而需要设置不同报警速度的要求的可调式超速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车速传感器及报警器,还包括报警速度设定按钮、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报警速度设定按钮、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设定一个报警速度初始值,每按动一次报警速度设定按钮,报警速度设定值从初始值往上调整一个固定值,逐步上升,同时控制器将当前设定的报警速度值显示在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上,驾驶员可根据不同路段所标志的不同限速值设置不同的报警速度;当报警速度设定值达到系统设定的最大值时,如继续按动报警速度设定按钮时,控制器自动将报警速度值返回到报警速度初始值,再重新从报警速度初始值往上调整。控制器还检测报警速度设定按钮按下的持续时间,当按下的时间较短时,报警速度设定值按上述的固定值往上调整,当持续按下报警速度设定按钮超过一定时间时,控制器自动以一固定值持续往上调整报警速度值,直至松开报警速度设定按钮,从而达到快速调整的目的。
作为优选,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设置在仪表盘上,报警速度设定按钮设置在方向盘上。可以方便调整及查看。
作为优选,控制器通过自锁按钮与电源相连,自锁按钮设置在仪表盘上。自锁按钮可以起到启动、关闭报警装置的作用,当驾驶员不需要报警时,可以将报警装置关闭,同时将控制器的电源切除,达到省电的作用。
作为优选,报警器包括指示灯、蜂鸣器,指示灯、蜂鸣器与控制器相连。当车速超过设定的报警速度设定时,用指示灯进行报警;当车速严重超过报警速度设定值时,如达到或超过报警速度设定值150%时,用指示灯和蜂鸣器同时报警,以增加报警的强烈程度。
作为优选,指示灯、蜂鸣器设置在仪表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报警速度值可以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路段具有不同限速因而需要设置不同报警速度的要求,真正起到超速报警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超速报警装置的一种系统框图。
图中:1.控制器,2.电源,3. 自锁按钮,4. 报警速度设定按钮,5.车速传感器,6.指示灯,7.蜂鸣器,8. 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可调式超速报警装置,参见图1,包括控制器1、电源2、与控制器1相连的自锁按钮3、报警速度设定按钮4、车速传感器5、指示灯6、蜂鸣器7、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8,电源2通过自锁按钮3为控制器1供电。
控制器1放置在仪表盘内,自锁按钮3、指示灯6、蜂鸣器7、报警速度设定值显示仪表8设置在仪表盘上,报警速度设定按钮4设置在方向盘上。指示灯6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6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终端示波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门票自动换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