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透明度的汽车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6328.2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众;毕连生;陈磊;严永贵;何伟;吴成明;丁勇;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G02F1/153;B32B1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透明度 汽车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尤其是指一种可变透明度的汽车玻璃。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内部隔舱采用透明玻璃和可拉伸式窗帘结构,造成整车成本增加,设计上需要预留遮阳帘位置,造成车内空间损失,及后排乘客操作不方便;同样,车门玻璃采用传统透明玻璃也无法起到遮阳和保护隐私的作用。
公告日为2003年10月1日、公告号为CN2576523Y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双层汽车玻璃,把原来的汽车玻璃相同的取两块重垒放在一起,在两块玻璃中间的四周边垫上一条充垫物,使两块玻璃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再把充垫物和玻璃之间用胶封住,可以达到隔热、降噪音的良好效果,但是该实用新型对保护车内人员隐私基本起不到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汽车玻璃难以保护车内人员隐私和遮阳、使用遮阳帘则损失车内空间且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变透明度的汽车玻璃,为一种夹层玻璃,操作方便,只需通过通电使中间层处于不透明状态,有效保护车内人员隐私,并能起到遮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透明度的汽车玻璃,包括玻璃体,玻璃体为三层结构,玻璃体中外面两层为透明的普通玻璃层,夹在两个普通玻璃层之间的为电质变层,电质变层通过导线和汽车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传统透明玻璃,取消了窗帘结构,降低整车生产成本及工艺要求,玻璃体使用汽车电源控制,通电状态下玻璃体中的电质变层处于不透明状态,达到隔离效果,断电状态下,玻璃体自动恢复成透明状态,与普通玻璃透明度一致。使用时,只需操作使电质变层通电即可改变玻璃体的透明度,可以达到前驾驶舱与后排乘客隔离,增加后排乘客私密空间,也可用于车门玻璃来遮阳和保护车内隐私。
作为优选,电质变层和两个普通玻璃层的总厚度小于6.5毫米。玻璃体的总厚度和普通汽车玻璃保持一致,厚度小可以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电质变层厚度为0.6至1.5毫米。电质变层为很薄的涂层,夹在两个普通玻璃层之间。
作为优选,普通玻璃层单层厚度为2至2.5毫米。普通玻璃层可以采用透明的普通玻璃。
作为优选,普通玻璃层一边设有按钮,按钮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质变层和汽车电源。使用中只需操作按扭开关即可使电质变层通电,从而改变玻璃体的透明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通电使电质变层呈不透明状态时,可以有效形成驾驶舱与乘客舱或车内外的视觉隔离,可以遮阳和保护车内人员隐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1-玻璃体,2-普通玻璃层,3-电质变层,4-隔舱壁,5-驾驶舱,6-乘客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变透明度的汽车玻璃,为三层结构的玻璃体1。玻璃体1的总厚度为6.5毫米,如图2所示,外面的两层为厚2.5毫米且透明的普通玻璃层2,夹在中间的一层为厚1.5毫米的电质变层3。如图3所示,安设在汽车内驾驶舱和乘客舱之间的隔舱壁上。普通玻璃层2和隔舱壁连接处一侧装有按钮,按钮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质变层3和汽车电源。
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隔舱壁上的传统透明玻璃,取消了窗帘结构,降低整车生产成本及工艺要求,玻璃体1使用汽车电源控制,通电状态下玻璃体1中的电质变层3处于不透明状态,达到隔离效果,断电状态下,玻璃体1自动恢复成透明状态,与普通玻璃透明度一致。使用时,只需操作使电质变层3通电即可改变玻璃体1的透明度,可以达到前驾驶舱与后排乘客隔离,增加后排乘客私密空间,也可用于车门玻璃来遮阳和保护车内隐私。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车门上,代替原有的普通车窗玻璃,总厚度为6毫米,电质变层3和单个普通玻璃层2的厚度分别为1毫米和2.5毫米,按钮安装在车门上的车窗下方位置,其他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车门玻璃上,使用时,只需操作使电质变层3通电即可改变玻璃体1的透明度,可以达到与外界隔离,具有遮阳和保护车内隐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6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