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掌静脉识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6269.9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健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掌 静脉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场合越来越大,认证技术的种类也日渐多样化。目前主要的身份识别方法有射频卡认证、指纹认证等方式,广泛应用于信息中心、金融部门、星级宾馆、智能化小区等。射频卡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进行认证过程,但容易发生丢失、损坏、被仿制等情况,影响到安全性和方便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08月11日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1548973U的专利文献,名称是一种手掌静脉认证信息终端。它设置有控制主板、手掌静脉信息采集部与手掌静脉采集信号处理器,控制主板设置有主控单元、菜单显示管理单元、指示报警单元、锁控单元及存储器;手掌静脉信息采集部设置有采集窗及安装在采集窗上的近红外线照射传感器,近红外线照射传感器连接手掌静脉采集信号处理器,手掌静脉采集信号处理器通过其接口单元连接控制主板。此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人在将手掌防盗手掌静脉采集部前的时候无法固定位置,造成识别困难,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固定手掌位置、识别困难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每次认证时手掌位置基本一致、便于识别的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手掌静脉识别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手掌静脉传感器,手掌静脉传感器外设有一个定位圈,定位圈外边沿上设有与手掌配合的定位槽。电源模块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手掌静脉传感器检测手掌特征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手掌特性信息进行识别判断。使用时将手掌按在定位圈上,通过定位槽固定手掌位置,使每次识别时的手掌位置一致,提高识别率。
作为优选,定位槽包括左手定位槽和右手定位槽,这样可以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惯。
作为优选,定位槽为圆弧槽。圆弧槽可以防止手掌卡住,增加使用舒适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块固定板,定位圈内边沿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中间开有与定位圈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正对手掌静脉传感器感应面,定位圈外边沿圆滑过渡。圆滑过渡可以防止手掌划伤。固定板上绘有用于定位和提示作用的手掌轮廓图形,手掌轮廓图形的掌心位置正对传感器的感应面。
作为优选,控制器连接有锁控模块和输入输出主板,所述输入输出主板包括LAN接口、USB接口、GPIO接口、RS232接口。锁控模块用于控制其他设备的锁止或解锁。LAN接口用于接入局域网络,USB用于连接USB设备,RS232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设备。通过上述接口可以实现手掌静脉认证系统的网络化和远程管理。
作为优选,控制器连接有触摸屏。触摸屏可以同时完成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偏于操作。
作为优选,控制器包括ARM处理器、DDR2内存和FLASH存储器。ARM处理器运算速度快、运行效率高。DDR2内存为运算内存,FLASH存储器用于存放特性信息权限列表等信息。
作为优选,控制器连接有报警装置。当同一无权限的手掌静脉信号多次发送到控制器中时,触发报警,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识别率高、使用方便、安全性高、适应人群广泛、具有恶意认证报警功能,可以应用于考勤、门禁、安全管理等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模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位圈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手掌静脉传感器,3、锁孔模块,4、输入输出主板,5、报警装置,6、触摸屏,7、固定板,8、定位圈,11-1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掌静脉识别装置,电路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器1及分别与控制器1连接的手掌静脉传感器2、锁控模块3、输入输出主板4、报警装置5、触摸屏6。本实施例的手掌静脉认证系统还包括一个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触摸屏5用于输出提示信息和使用人员输入控制信息。控制器1包括ARM处理器、DDR2内存和FLASH存储器。管理员可以向FALSH存储器中存入或删除具有不同权限的特征信息。锁控模块3为门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健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健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6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