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马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5736.6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廖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选明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04;E03D11/11;E03D5/10;E03D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6351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不断更新,人们对卫生间,特别是对蹲便器和座便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蹲便器和座便器均包括便槽和水箱,所述水箱通过底部设置的水管与便槽连通。人们方便后,需按下水箱上的冲水按钮,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管流入便槽,对便槽开始冲刷。
但现有技术中的蹲便器和座便器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人们在方便前,便槽一般是干的,容易使大便粘着在上面,不容易被冲洗干净,常常需用刷子去洗刷,再用水冲洗,这样既费时,又费水,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愿去做;二、小便时,也用水箱内的水冲便槽,至少需用三至四公升的水,大量浪费水资源;三、在方便过程中,大便一般都会发出臭气,使人感觉难闻,特别是在肠胃不好的情况下就更为严重,甚至发生呕吐;四、方便后,又需转身去开水冲洗便槽,这样又无法避免看到一堆不想看到的东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除臭,给人更为舒适环境,且节约用水的全自动马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马桶,包括便槽、水箱、将水箱内的水引入便槽内的出水管、控制器、压力传感开关Ⅰ、压力传感开关Ⅱ、压力传感开关Ш和控制出水管通水或关水的电控阀;所述压力传感开关Ⅰ、压力传感开关Ⅱ和压力传感开关Ш安装在便槽表面两侧,三个压力传感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控阀包括拉力式电磁铁、导向筒、密封板和拉线;所述导向筒固定在出水管进水口的正上方,所述密封板设置在导向筒内并与导向筒滑动配合,所述密封板的横截面大于出水管的横截面;所述拉力式电磁铁固定设置在导向筒的上方,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拉力式电磁铁内并由拉力式电磁铁驱动,拉线的另一端与密封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控阀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压在拉力式电磁铁的下方,另一端压在密封板上。
进一步,所述便槽为座便槽,所述压力传感开关Ⅰ和压力传感开关Ⅱ设置在座便槽的左侧顶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开关Ш设置在座便槽的右侧顶面上。
进一步,所述便槽为座便槽,所述座便槽与座便槽密封盖之间连接有驱动座便槽密封盖自动向前翻转的推力式电磁铁,所述推力式电磁铁与控制器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便槽为蹲便槽,所述压力传感开关Ⅰ和压力传感开关Ⅱ设置在蹲便槽的左踏脚部位上,所述压力传感开关Ш设置在蹲便槽的右踏脚部位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马桶具有如下优点:
1、人们在方便时,臀部或脚压在便槽上时,压力传感开关Ш感应,控制器启动电控阀,电控阀开启出水管的进水口,水箱内水进入便槽,对便槽进行预先冲洗,有利于干燥的大便从便槽的表面滑向出水口,有效地解决了大便粘附问题。
2、在方便过程中,控制器定时的启动电控阀,定期间断(间断时间可设置)的冲洗便槽,对便槽内表面进行湿润,使干燥的大便有效地得到稀释,不但降低了大便发出的臭气,而且也有利于大便滑向出水口。
3、小便结束时,压力传感开关Ⅰ感应,控制器启动电控阀,水箱内的水进入便槽,对便槽进行冲洗;大便结束时,压力传感开关Ⅰ和压力传感开关Ⅱ同时感应,控制器启动电控阀,水箱内的水进入便槽内,对便槽进行自动冲刷。
4、人们在整个方便的过程中,均实现对便槽自动冲洗,既方便,且有效地抑制了大便发出的臭气,给方便的人带来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大便粘附问题;而且可大量节约水资源。
5、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控阀控制出水管通水或关水,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阀开启时间的长度,从而控制水箱内流出水量的多少。该全自动马桶不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马桶采用座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自动马桶采用蹲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水箱; 2—出水管; 3—控制器; 4—压力传感开关Ⅰ; 5—压力传感开关Ⅱ; 6—压力传感开关Ш; 7—电控阀; 71—拉力式电磁铁; 72—导向筒; 73—密封板; 74—拉线; 75—复位弹簧; 8—座便槽; 9—座便槽密封盖; 10—推力式电磁铁; 11—蹲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选明,未经廖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