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5733.2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利群;王仲斌;李国俊;刘瑞军;肖纯;穆俊杰;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加固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
背景技术
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主要提高受弯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以达到对受弯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受弯构件加固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固方式,以《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P571图13.4.16、P575图13.4.21、P587图13.4.40为例:
一、 以P571图13.4.16为例,该加固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①梁底部扁钢条与两角钢采用焊接,沿梁轴线的扁钢箍或钢筋箍与梁下角的角钢也采用焊接;焊接易使角钢产生变形,从而使角钢与梁不能紧密粘结甚至粘结失效;焊接容易咬伤受力构件,影响加固效果。②角钢与梁用乳胶水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易老化,其耐久性难以保证。
二、以P575图13.4.21为例,该加固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①梁的斜截面采用U形箍筋,U型箍弯折处难以形成直角,而梁底一般为直角,即使在被加固梁的下侧设钢垫板,在U形箍转折处依然存在对梁底角的破损,且工艺复杂,施工困难。②若倒U形箍筋与斜截面相交设置,则需在板中打斜向孔洞,施工困难。
三、以P587图13.4.40为例,该加固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①梁底钢板与梁相粘结,粘接剂易老化,耐久性难以保证。②梁底粘钢只可增加40%的承载力,应用范围受限。③梁斜截面粘接并联U形箍板进行加固,用胶粘贴在梁上,其结合程度难以控制。④U型箍板上端需粘贴纵向钢压条予以锚固,钢压条需以膨胀螺栓锚固于梁上,传力不直接,且工艺繁琐。⑤U型箍板高度延伸至梁板底,无法延伸至梁顶,影响整体加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证角钢与梁紧密结合的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该加固构件传力明确、可靠,可明显提高结构承载力,且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包括倒U型螺杆、角钢、钢垫板Ⅰ和锁紧螺母;所述角钢为两个,分别粘贴在梁的底角;所述倒U型螺杆向下穿过楼板,倒U型螺杆的两端在梁的底角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钢垫板Ⅰ上;所述钢垫板Ⅰ位于角钢的下方、并压在角钢上。
进一步,还包括钢垫板Ⅱ,所述钢垫板Ⅱ设置在楼板上,并位于梁的上方,所述倒U型螺杆向下依次穿过钢垫板Ⅱ、楼板和钢垫板Ⅰ;
再进一步,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浇注在楼板上,所述倒U型螺杆和钢垫板Ⅱ的顶部浇注在保护层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中的角钢粘贴于梁底角,倒U型螺杆穿过楼板,在梁底用锁紧螺母固定于钢垫板Ⅰ上,具有如下优点:
1、角钢与梁间粘结力、倒U型螺杆施加给角钢的预应力使得角钢与梁的紧密结合得到了双重保障。
2、梁底的钢垫板Ⅰ、角钢、倒U型螺杆形成的钢构套骨架与梁通过倒U型螺杆的预应力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焊接时角钢产生变形及咬伤。
3、倒U型螺杆穿过楼板,固定于梁底的钢垫板Ⅰ上,可对梁斜截面全高进行加固;且避免了U形箍筋或者U形箍板对梁底直角棱的破损。
4、倒U型螺杆从上往下穿插,且采用螺母连接,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断面图,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构件包括倒U型螺杆1、角钢2、钢垫板Ⅰ3、锁紧螺母4、钢垫板Ⅱ7和保护层8。角钢2为两个,分别粘贴在梁5的底角。钢垫板Ⅱ7设置在楼板6上,并位于梁5的上方,在钢垫板Ⅱ7设有两个椭圆孔。钢垫板Ⅰ3位于角钢2的下方,倒U型螺杆1向下依次穿过钢垫板Ⅱ7、楼板6和钢垫板Ⅰ3,在倒U型螺杆1的两端上旋套垫圈和锁紧螺母4将钢垫板Ⅰ3固定在倒U型螺杆1上,同时通过旋紧锁紧螺母4将钢垫板Ⅰ3压紧在角钢2上。
本实施例中,保护层8通过现浇的方式浇注在楼板6上,倒U型螺杆1的顶部和钢垫板Ⅱ7浇注在保护层8内。保护层8既起着防止倒U型螺杆1和钢垫板Ⅱ7生锈,又增强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同时外表面又美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门窗的铝型材
- 下一篇:液压收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