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5613.2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7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韩鲁佳;贺城;杨增玲;陈龙健;黄光群;廖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5;G01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在线 识别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与生物质混燃发电中的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备储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生物质能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重点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在中国,生物质能是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生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随后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实施细则,为生物质发电提供政策支持。
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用于发电,可使生物质替代一部分化石能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当生物质占总燃料的能量比例低于20%(秸秆作为生物质燃料时,重量比例约低于30%)时,一般不需要改变现有电厂的任何设备就可以实现生物质混燃发电。因此,在现阶段生物质和煤混燃发电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且操作性很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比,煤与生物质混燃发电具有突出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是经济、实用的降低碳排放的技术。
中国采用混燃发电技术的发电机组很少,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生物质掺烧量的检测技术与装置。目前没有广泛认可的生物质混燃发电中生物质的识别和计量方法,无法制定生物质混燃发电补贴标准,限制了合理有效的生物质混燃激励政策的出台,制约混燃发电技术及其市场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燃料进行识别,确定燃料是否为煤、生物质,或煤和生物质的混燃物,并实时计算出燃料中煤和/或生物质的重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装置,包括:
机架;
输送带,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光谱仪,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
至少两个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对称安装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至少一个称重传感器,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下方,正对所述光谱仪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
光谱仪支架,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用于支撑所述光谱仪。
其中,所述光谱仪支架包括与输送带输送方向一致的两块侧板,以及所述侧板上面的上盖,所述上盖与输送带之间具有一定高度,所述上盖上安装有光谱仪。
所述上盖在输送带的进入方向的位置设置有燃料挡板。
还包括:调速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输送带连接。
所述光谱仪内置光源、检测器和内部参比;
所述光源用于发射光辐射照射输送带上的燃料;
所述内部参比为测量所述燃料吸光度或反射率时作为参照比较的物质;
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燃料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进行转换并输出至计算机。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感知燃料经过输送带,触发称重传感器和光谱仪,使得称重传感器获得燃料的重量数据,光谱仪采集到燃料的光谱信息;计算机则根据重量数据和光谱信息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定性和定量分析数据,进而计算出某时间段内通过光谱仪的燃料中生物质重量。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实现煤与生物质混燃发电中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得到精确的生物质的重量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输送带;3:光谱仪支架;4:燃料挡板;5:对射式光电传感器;6:称重传感器;7:光谱仪;8:PC机;9:调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在线识别和计量装置包括:机架1、输送带2、光谱仪支架3、燃料挡板4、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称重传感器6、光谱仪7、PC机8和调速器9。
其中,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输送燃料的输送带2,输送带2上设置有光谱仪支架3,光谱仪支架3包括与输送带2输送方向一致的两块侧板,以及侧板上面的上盖,光谱仪支架3的上盖与输送带2之间具有一定高度,燃料从光谱仪支架3和输送带2之间的空间中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加工液便携式检测箱
- 下一篇:气体分析仪中的不锈钢样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