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抗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的齿形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5544.5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兆泉;曹沂风;胡靓;郭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兆泉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2D27/3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26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龙卷风 风暴 齿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桩基础,具体是一种可抗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的齿形桩。
背景技术:
目前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等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就是桩基础方面出问题最多,尤其软基础施工,质量事故更多。尚未出现可以抗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等自然灾害的桩基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抗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的齿形桩,它能有效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
申请人在施工齿形桩的过程中,极易把混凝土带入地下,从而增大了齿形桩的单桩承载力和抗拔力,在此实践基础上,联想到地震、龙卷风、强风暴这样频繁,完全可利用这一成果来提高抗灾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抗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的齿形桩,特征在于:在齿形桩体的上、下部位分别固定连接有卡环,每一卡环上放置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达到扩大桩径,提高齿形桩的抗剪切力、抗拔力及单桩承载力。在齿形桩的上、下卡环之间放置碎石和砂组成的透水材料,有效防止齿形桩在施工中的挤土效应,同时也能提高摩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抗地震、龙卷风、强风暴的齿形桩,可提高桩基的抗压抗拔、抗剪综合性能,它能较好地抗地震、抗龙卷风、强风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齿形桩体4的上、下部位分别连接第一卡环5和第二卡环1,每一卡环上放置钢筋笼2,然后灌注混凝土;在上下两个卡环、钢筋笼和混凝土之间放置碎石和砂组成的透水材料3。
在软基中施工高层、超高层工程,齿形桩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在齿形桩被桩机连续不断的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可参照工勘报告的持力层深度,在齿形桩体上迅速放上一个卡环,将钢筋笼放置在第一卡环上,然后灌注混凝土和砂石透水材料。待齿形桩压入地下最后两米范围内,又放上另一个卡环,将钢筋笼放置在该卡环上,然后灌注混凝土和砂石透水材料,整个施工工艺即完成。
齿形桩下部先放的卡环及钢筋笼、混凝土,其作用是在齿形桩体上形成钢筋混凝土凝固体,达到扩大桩径提高单桩承载力和抗拨力的要求,而且视工程的重要性级别,该扩径体还可适当增加数量。
在上下两个卡环、钢筋笼和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砂石透水材料层除具有防挤土效应、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外,也有增大摩阻,提高承载力和抗拔力的作用。桩体与承台的连接部位,是抗剪最薄弱的部位,是地震、强风暴来袭时出问题多的关键部位。在距齿形桩顶两米范围内,放置第二卡环及钢筋笼和混凝土,主要是增大齿形桩与承台的连接面积,提高桩体抗剪切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兆泉,未经郭兆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掏挖式输电线路铁塔基础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组合式地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