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5512.5 | 申请日: | 201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丁华兴;章新华;刘建国;吴永照;李端书;王文通;宋程鹏;徐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1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隔墙 衬砌 结构 | ||
1.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所述中隔墙固定设置在一隧道的隧道拱顶和隧道底板之间用以承受所述隧道内的侧向风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隔墙是多组连续设置的悬臂板体结构;
所述中隔墙的一端部通过一底座墙固定在所述隧道底板上,所述底座墙呈梯台状,所述底座墙的墙体表面与所述隧道底板互成夹角;
所述中隔墙相对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隧道拱顶设置分离,其通过一顶部连接件与所述隧道拱顶连接,所述顶部连接件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隔墙的顶端和所述隧道拱顶上并与所述中隔墙的顶端、所述隧道拱顶相互围挡形成一具有开口端的空隙;
多填充层填充在所述空隙中将所述空隙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墙的底面为四方状并自其一端对称渐缩收窄至相对的另一端,所述底座墙各侧面与所述隧道底板所成的夹角范围在30°-6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墙与所述隧道底板一体浇注成型或所述中隔墙的中部柱体与所述底座墙一体浇注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件与所述中隔墙的顶端、所述隧道拱顶分别使用锚固螺栓连接;
所述顶部连接件包括具有垂直弯折角的角钢,所述角钢的表面多处设置用于供螺栓贯穿的螺栓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钢的相对两垂直弯折边上分别开设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
所述第一螺栓孔呈倒角矩形状,能够与所述中隔墙顶端多处均匀开设的贯通孔的位置相适配对应,所述第二螺栓孔为圆孔,能够与所述隧道拱顶多处均匀开设的螺孔的位置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填充层包括底填充层和顶填充层;
所述底填充层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端,其主要由轻质砖体和钢筋网组成,所述轻质砖体交错铺砌在所述空隙的中部,所述轻质砖体为多层,所述钢筋网包覆在所述轻质砖体的外周;
所述顶填充层靠近所述隧道拱顶的一端,其主要由岩棉和有机防火堵料组成,所述岩棉封堵在所述隧道拱顶和所述轻质砖体之间,所述有机防火堵料包覆设置在所述岩棉的外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的顶端与所述隧道拱顶间的距离设置为2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悬臂柱体结构的中隔墙间的间距设置为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施工通用模板装置
- 下一篇:隧道防水板自动吊挂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