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5418.X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本体 总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是一种空气进行净化的装置,它由空滤进气管、空滤本体总成结构、空滤出气管组成,空滤本体总成结构包括上壳体组件、下壳体组件和滤芯组件,滤芯组件以合理的结构布置在壳体内。通过空滤出气管与发动机进气口进行连接用于过滤大气中有各种异物,例如灰尘、砂粒等。如果不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直接进入发动机,各种异物将加速发动机的磨损,从而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时轮胎会带起飞石,一旦进入发动机,就能使发动机严重损坏。
如图1所示,现有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包括上壳体组件3、下壳体组件1和滤芯组件2,下壳体组件1用于进入脏空气,滤芯组件2用于过滤脏空气,上壳体组件3将过滤后洁净的空气通过出气管引入到发动机内,滤芯组件2一般是用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对上下两个端面上料,并与上壳体组件、下壳体组件过盈1~1.5mm来密封,此连接方式的空间布置是满足不了密封性和最大过滤面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其满足密封性要求。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包括上壳体组件、下壳体组件、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还包括端盖,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端盖与下壳体组件固定,滤芯组件设在下壳体组件和端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的形状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组件的一端和端盖的一端都具有锥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不规则的空间中,滤芯组件的形状从长方体设计成圆柱体,这样增加了有效过滤面积,增大了容尘量,滤芯组件的密封面同在内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的空滤本体总成结构包括上壳体组件11、下壳体组件12、滤芯组件13、端盖14,上壳体组件11和下壳体组件12固定连接,端盖14通过自攻螺钉与下壳体组件12固定,滤芯组件13设在下壳体组件12和端盖14之间。滤芯组件13的形状为圆柱体,这样最大化利用了不规则空间。下壳体组件12的一端和端盖14的一端都具有锥角15,方便地将滤芯组件导入装配,同时起密封作用。
下壳体组件12用于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自然空气,滤芯组件13用于过滤从下壳体组件12中进入的脏空气并将干净空气输入上壳体组件11中,上壳体组件11用于向发动机进气管输送过滤后的干净空滤,端盖14对滤芯组件13起密封作用且不会发生泄漏,满足密封性要求。滤芯组件的上下端面使用聚氨酯材料发泡,聚氨酯材料具有弹性,滤芯组件的一端先插入下壳体组件中密封,然后盖上端盖,此处聚氨酯材料的压缩量在0.5~0.8mm之间。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漂浮式全液压海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进气涡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