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细电解及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5108.8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钟宁;王贺宾;罗红平;刘国跃;陈春沐;谭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电解 电火花 加工 机床 主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细电解及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系统,可以进行微细电解加工和微细电火花加工,属于特种加工机床主轴系统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制造技术水平逐步向微小化、精密化的方向发展,而特种加工方法则具有原理上的优势。特种加工方法多属于非接触加工,一般没有宏观的切削力作用,因此在微小尺度零件的加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微细电火花加工方法和微细电解加工方法同属于特种加工领域。
电解加工是微精制造的一种,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具有加工过程中没有宏观力、加工范围广、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工具阴极无损耗等显著优点,尤其适合于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在兵器、汽车、医疗器材、电子、模具等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微细电解加工(electrochemical micro machining,EMM)是指在微细加工范围内(1μm~1mm),应用电解加工得到高精度、微小尺寸零件的加工方法。在微细电解加工中,工件材料以离子的形式被蚀除,理论上可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加工精度,除具有电解加工的优点外,微细电解加工也具有对装备要求高、加工间隙小等特点。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隙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一种加工方法。电火花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可以加工任何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脆性以及高纯度的导电性材料;加工时无明显机械力,适用于低刚度工件和微细结构的加工。
微细电解加工和微细电火花加工一般都是采用电机传输动力给主轴或者电主轴结构。用电机传输动力给主轴方式又容易把电机的振动传输至主轴而影响加工精度;采用电主轴方式价格则普遍比较高。微细电加工加工的精度量级比较高,除了对相应的控制系统和加工监测系统要求高外,电加工机床的精度和成本也是电加工被普遍应用和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开发出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微细电加工装备很有必要,也很有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的微细电解加工及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且相对于其他进行微细加工的主轴成本明显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细电解及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系统,包括有进电装置、中间主轴传动装置、陶瓷轴承装置、微细工具电极锥形定位装置和阵列孔减振结构装置,其中进电装置包括有进电垫片、调节钮、进电支撑架、不锈钢球;中间主轴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轮、中间主轴轴端带轮、中间主轴、上端盖、中间主轴小带轮、下端盖、主轴带轮、主轴、中间聚甲醛块;陶瓷轴承装置包括V型轴承固定架和V型陶瓷轴承;微细工具电极锥形定位装置包括锥形定位套、微细工具电极;阵列孔减振结构由支撑板组成,调节钮安装固定在进电支撑架上,进电垫片紧固在调节钮的顶端,调节钮装设在不锈钢球上,不锈钢球与主轴连接;上述伺服电机安装在中间聚甲醛块上,伺服电机带轮安装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中间主轴轴端带轮安装固定在中间主轴的轴端,中间主轴的两端支承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中间主轴小带轮和主轴带轮分别安装固定在中间主轴和主轴上,伺服电机带轮与主轴带轮之间用一级皮带连接,中间主轴小带轮与中间主轴轴端带轮之间用二级皮带连接;上述V型陶瓷轴承安装固定在V型轴承固定架上;上述微细工具电极安装在主轴上,锥形定位套与主轴下端连接,且锥形定位套顶住微细工具电极锥面的下端,使微细工具电极和主轴连接;两块平行的支撑板安装固定在主轴固定板上,中间聚甲醛块安装在两平行的支撑板之间,V型轴承固定架安装固定在中间聚甲醛块上,进电支撑架安装固定在V型轴承固定架上。
上述两块平行的支撑板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主轴固定板上;中间聚甲醛块通过螺栓安装在两平行的支撑板之间;V型轴承固定架通过四个紧固螺栓安装固定在中间聚甲醛块上;进电支撑架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固定在V型轴承固定架上。
上述调节钮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固定在进电支撑架上;进电垫片用螺钉紧固在调节钮的顶端。
上述调节钮和不锈钢球通过球面和平面接触的形式定位,不锈钢球通过主轴上端端面上的凹坑和主轴连接。
上述伺服电机通过其上端的法兰安装面用螺钉安装在中间聚甲醛块上;伺服电机带轮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伺服电机轴上,中间主轴轴端带轮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中间主轴的轴端。
上述中间主轴的一端通过上端角接触轴承、上端弹性挡圈支承在上端盖上,中间主轴的另一端通过下端弹性挡圈、下端角接触轴承支承在下端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