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5049.4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热管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附热管散热器的改良,尤指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系可使热管、散热鳍片的贴底面均露出呈同一平面,因此能同时直接接触热源,提高整体散热功效。
背景技术
习知附热管的散热器,主要包括:一散热鳍片模块、一个以上的热管及一金属底座所组成,其通常是利用底座贴触热源,经由底座通过热管将热温间接传递至散热鳍片模块,以达传递热温的散热目的,此种利用底座、热管、散热鳍片模块而依序的间接传递热温方式,散热速率难免较慢,不易达成快速散热的要求;此外,已知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亦有省略底座构件,而将热管的吸热端直接紧配嵌入散热鳍片,再通过挤压整平后而使复数热管形成平整并列,使热源可直接贴触热管,再将热温传递至散热鳍片,达到快速散热目的,但此种散热器设计,散热鳍片还是无法直接接触到热源,因此无法在第一时间就同时达到散热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系包括一散热鳍片模块、一个以上的热管及一底座,其中,散热鳍片模块系于全部或部分的散热鳍片设有延伸贴底片,底座系设有一开孔及开孔一侧或两侧的紧配槽,而延伸贴底片的顶部具有弯折的贴底面,顶部并具有一个以上的紧配槽,利用复数延伸贴底片的相邻堆叠而构成一具有长沟形紧配槽的凸座,再将该凸座匹配嵌入底座的开孔,而与底座的紧配槽形成对应连贯,以适合热管紧配嵌入结合,如此使热管、散热鳍片的贴底面及/或底座均露出呈同一平面,故可同时直接接触热源,大大降低热温传递的阻抗,完全突破间接传递热温的限制,故散热速度更迅速,散热功能更佳。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中,该散热鳍片于延伸贴底片顶部所设的紧配槽,系可在该紧配槽的槽内面冲设一个以上的限位肋,使热管嵌入后可利用管体与限位肋产生相对变形,进而形成紧配咬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中,该散热鳍片于延伸贴底片顶部所设的复数紧配槽,系于各紧配槽之间设有间隔肋,使复数热管嵌入结合后形成具有间隔的平整并列。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中,该散热鳍片于延伸贴底片顶部所设的复数紧配槽,系可于各紧配槽之间设有一高度小于槽深的间隔肋,使复数热管嵌入结合后可形成无缝接合的平整并列。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中,所述的底座系可视各种需要而开设复数组的锁合孔,以适供风扇支架锁固结合,或适合锁固于电路基板或其它选定构件,使散热器更方便于各种的组装应用。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中,散热鳍片模块的散热鳍片系稳固结合于底座,包括但不限于可利用紧迫插植方式而结合于底座的夹槽,利用底座以提升散热器整体组合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贴底散热鳍片的附热管散热器设计,其中,所述热管的散热端亦可呈选定延伸而插植结合于其它一个以上的散热鳍片模块,藉由多组散热鳍片模块的配置组合,以加快整体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组合上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具延伸贴底片的散热鳍片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上视图;
图7为第六图的A-A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增设微凸平台的第三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9为第八图的侧面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将热管散热端延伸插植于另一散热鳍片模块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11为图10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将热管散热端延伸插植于另一散热鳍片模块并增设微凸平台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13为图12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将热管散热端两侧分别延伸插植于散热鳍片模块实施例;
图15为图14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将热管散热端两侧分别延伸插植于散热鳍片模块并增设微凸平台的另一实施例;
图17为图16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变化实施例中散热鳍片与底座的组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