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鞋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64587.1 | 申请日: | 201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萍 |
| 主分类号: | A43B3/06 | 分类号: | A43B3/06;A43B3/24;A43B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是一种多功能鞋。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
鞋的材料以天然纤维织物和皮革为主,近代以来化工合成材料渐多。按鞋的结构可分面料、里料、底料、辅料四类。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鞋子大多数是由鞋面嵌合鞋底组成的。这样的鞋子由于结构简单,但实用性较强,是大众化所需求。但缺点在于,无论是鞋底还是鞋面坏了,都不能再使用了,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由于传统的鞋子在款式上也比较单调,不适用于现代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人们为了达到多种款式的鞋子并存,只有多购置不同款式的鞋子,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弱的人群,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鞋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鞋,它采用在鞋面下端边沿设置上拉链,在鞋底的边沿上设置下拉链,并通过拉锁来使上拉链和下拉链相互咬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鞋,其特征在于:它由鞋面、鞋底、上拉链、下拉链构成;所述的鞋面为凹形状,下端边沿与上拉链相连接;所述的鞋底为扁平状,上端面边沿上设有下拉链,鞋面和鞋底通过拉锁使上拉链与下拉链相互咬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够通过拉链随意的将鞋面和鞋底进行更换,又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换不同的鞋面和鞋底,使鞋子的款式变得多样化,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鞋面结构图
图3为鞋底结构图
图中1-鞋面、2-鞋底、3-上拉链、4-下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鞋,其特征在于:它由鞋面(1)、鞋底(2)、上拉链(3)、下拉链(4)构成;所述的鞋面(1)为凹形状,下端边沿与上拉链(3)相连接;所述的鞋底(2)为扁平状,上端面边沿上设有下拉链(4),鞋面(1)和鞋底(2)通过拉锁使上拉链(3)与下拉链(4)相互咬合在一起。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拉链(3)和下拉链(4)的外侧面都设有遮挡物;当上拉链(3)与下拉链(4)通过拉锁相互咬合后,上拉链(3)与下拉链(4)外侧的遮挡物将分别贴合在上拉链(3)和下拉链(4)上,并将上拉链(3)和下拉链(4)包裹在内,起到防护上拉链(3)与下拉链(4)的作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鞋面(1)与鞋底(2)通过上拉链(3)和下拉链(4)相咬合;然后,穿上鞋子即可;当需要更换鞋面(1)或鞋底(2)时,只需将鞋面(1)与鞋底(2)分开,再换上如意的鞋面(1)或鞋底(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萍,未经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4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蒸烘干机烟道除尘装置
- 下一篇:复合止水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