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物唾液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4444.0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李绍青;刘新平;药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唾液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动物唾液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大鼠、小鼠等小动物的唾液。
背景技术
唾液分泌速率和唾液成分是反映唾液腺功能的重要指标,而大鼠、小鼠等小动物是进行唾液腺功能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
小动物的混合唾液采集装置最早由Melvin A.在1956年提出,其原理是将鼠板的头侧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利用重力作用,实现大鼠混合唾液自动滴入唾液收集瓶,再通过测定唾液重量,进行质量体积比换算,确定唾液体积。
上述小动物混合唾液收集装置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1)动物如果麻醉不好,可能造成唾液泄露;(2)唾液可能会黏在动物嘴部毛发上,造成实验误差,并污染唾液样本;(3)再次测定唾液重量,进行质量体积比换算,确定唾液体积,增加实验的复杂性;(4)整个收集时间内没有温度控制,唾液样品容易高温变质。因此,传统的小动物混合唾液收集装置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物实验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的小动物混合唾液收集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唾液采集装置,能够快速收集动物唾液,提高收集质量和准确性,减小实验误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动物唾液采集装置,包括动物固定子装置和唾液负压吸引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固定子装置包含前低后高的固定台,固定台的前面设置有门型架,门型架的底部设置有皮筋;所述唾液负压吸引子装置包含真空泵、密闭的唾液收集瓶和采集针头,所述唾液收集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真空泵的抽气管和连接采集针头的唾液收集管。
本实用新型中,动物固定子装置包含前低后高的固定台,固定台的前面设置有门型架,门型架的底部设置有皮筋;使用时,将麻醉后的大鼠、小鼠等小动物的头部位于固定台的前面,门型架支撑小动物的上颚,皮筋拉扯下颚,能够打开小动物的口腔,同时固定台前低后高,便于收集唾液。唾液负压吸引子装置包含真空泵、密闭的唾液收集瓶和采集针头,其中唾液收集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真空泵的抽气管和连接采集针头的唾液收集管,真空泵抽取唾液收集瓶的气体,使唾液收集瓶产生负压,采集针头吸引小动物舌下混合唾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和特点在于:
所述唾液负压吸引子装置设置有冰槽或冰盒,唾液收集瓶置于冰槽或冰盒内,可以维持唾液收集过程的低温环境,避免收集的混合唾液变质。
所述唾液收集瓶上设置有体积刻度,便于直接确定唾液收集量。
所述采集针头的入口为平口,可以避免划伤小动物口腔黏膜。
所述动物固定子装置还包含开口器,便于进一步打开小动物口腔。
所述固定台的后面设置有固定桩,便于固定小动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收集动物唾液,降低对动物麻醉效果的要求;减少可能的污染机会,确保唾液样品在收集过程中不会变质,提高收集质量;直接确定唾液体积,减少操作步骤,减小实验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唾液负压吸引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固定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冰盒示意图;
图4为开口器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抽气管;3、唾液收集瓶;4、唾液收集管;5、采集针头;6、固定台;7、固定桩;8、门型架;9、皮筋;10、冰盒;11、开口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唾液负压吸引子装置,其主要包含真空泵1、密闭的唾液收集瓶3和采集针头5。唾液收集瓶3为玻璃瓶,其侧面设置有体积刻度,便于直接确定唾液收集量。唾液收集瓶3的瓶盖上有两个通孔,一个通过抽气管2连接真空泵,另一个通过唾液收集管4连接采集针头5。采集针头5的入口为平口,可以避免唾液采集时划伤小动物口腔黏膜。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固定子装置,其主要包含前低后高的固定台6、门型架8和皮筋9。固定台6的前面设置门型架8,门型架的底部设置皮筋9,固定台6的后面设置固定小动物的固定桩7。使用时,将麻醉后的大鼠、小鼠等小动物的头部位于固定台的前面,门型架支撑小动物的上颚,皮筋拉扯下颚,能够打开小动物的口腔,同时固定台前低后高,便于收集唾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4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