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4028.0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孜虎;姬建虎;王长元;霍春秀;张习军;向大海;黄克海;刘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使用 低压 水能 交换 系统 | ||
1. 一种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包括三腔室压力交换装置,所述三腔室压力交换装置包括地面制冷站、冷冻水循环泵、高压循环管道、至少一个水能转换管、低压循环管道、回水泵和空冷器,所述地面制冷站、冷冻水循环泵、高压循环管道、水能转换管形成高压液体回路,所述高压循环管道通过冷冻水循环泵将冷水从地面制冷站输送到水能转换管,所述水能转换管、低压循环管道、回水泵和空冷器形成低压液体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和设置于冷水进入空冷器之前的用于根据空冷器进、出水的温差来自动调节流经空冷器的冷水流量的末端流量调节管道;所述末端流量调节管道包括温度传感器、进水流量传感器、进水电动调节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流量传感器和进水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低压循环管道的冷水侧,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低压循环管道的热水侧,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集中控制中心和液压控制站;所述PLC控制器输入端接收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设置于低压循环管道冷水侧的进水电动调节阀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压补水系统,所述卸压补水系统包括蓄水池、补水泵、卸压补水电动闸阀、卸压补水减压阀、安全阀门、卸压补水流量传感器,所述卸压补水减压阀通过卸压补水电动闸阀来控制注入蓄水池的水量,所述补水泵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液体补入低压循环管道中,所述安全阀门设置于回水泵的出水端和蓄水池之间,所述卸压补水流量传感器设置于补水泵出水端和低压循环管道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所述粗过滤器设置于低压循环管道出水端用于过滤从低压循环管道进入水能转换管中液体,所述精过滤器设置于粗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回水泵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所述精过滤器为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高压管道流量传感器、低压管道流量传感器、腔体压力传感器、液压控制阀门,所述高压管道流量传感器设置于高压循环管道的冷水侧用于采集高压循环管道中液体的流量信号,所述低压管道流量传感器设置于低压循环管道的热水侧用于采集低压循环管道中液体的流量信号,所述腔体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水能转换管的三通接头处用于采集水能转换管内的压力信号,所述流量信号和压力信号分别输入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液压控制阀门连接并控制液压控制阀门的开关动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旁通阀和手动旁通阀,所述电动旁通阀设置于高压循环管道的冷水侧和热水侧之间,所述手动旁通阀设置于低压循环管道的冷水侧和热水侧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每个水能转换管的热水侧。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泵为变频补水泵。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补水系统还包括用于维持热水侧回水压力值的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置于冷冻水循环泵和蓄水池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矿井中使用的高低压水能交换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与PLC控制器之间采用总线连接方式实现通讯,所述液压站的电磁阀通过PLC控制器来控制液压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40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和照明单元
- 下一篇:一种二氟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