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盘管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3503.2 | 申请日: | 201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平;郭闻政;张永靖;郑永辉;王朋阳;段四华;职承涛;刘新平;秦录云;王世中;李永清;韩秋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9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盘管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管材的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铜盘管的生产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铜盘管是一种常用的有色金属管材。其是由铜管或铜合金管材坯料坯料缠绕成定径盘管制作而成。常规的铜盘管(包括铜和铜合金等,除了材料不一样外,其基本结构均相同,故以下均称铜盘管)的原始管材,经轧拉后卷曲成大散盘铜管管材坯料后运送至成品加工工序中,或运送至退火炉进行退火使其变软,再运送至成品加工工序,然后移送至缠绕工序,利用卷盘机将管材缠绕成小盘径的定径盘管后,运送至热处理工序的退火炉进行退火、包装,最后用机车将成品运走。铜盘管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光面铜盘管,其内表面光滑;一种是内螺纹铜盘管,其管材内用内螺纹成型机,通过光面大散盘旋压坯料的方式加工出内螺纹。综合而言,这两种铜盘管的生产方法如下:
光面铜盘管:准备大散盘铜管坯料 – 水平缠绕成定径盘管 – 退火 – 包装 – 光面铜盘管成品;
内螺纹铜盘管: 准备大散盘铜管坯料 – 在线退火 – 内螺纹成型 – 水平缠绕成定径盘管 – 退火 – 包装 – 内螺纹铜盘管成品。
由此可见,旧有的铜盘管生产方法,工序繁杂,产程冗长,而实际加工的环节却不够紧密,整体加工工序不够紧凑,造成时耗、功耗甚高,成材率低,人工成本高;并且由于半成品中途需流经多个加工工序,考虑到运输能力,则导致一次包装盘重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在线退火缠绕收料而不必经多环节运输的功能的铜盘管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铜盘管生产线,其包括顺次联接的放料单元、矫直单元、在线退火单元、缠绕单元和收料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缠绕单元包括顺次联接的剪切装置、涨紧装置、导向装置和收卷装置,其中剪切装置与在线退火单元的输出端联接,收卷装置设置在收料单元的输入端前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卷装置与收料单元之间还设有铜管内壁氮气在线吹扫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料单元为可自由移动、上下升降的轨道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放料单元、矫直单元、在线退火单元、缠绕单元和收料单元,并让经放料单元放料、矫直单元矫直后的铜管坯料经在线退火单元退火,缠绕单元缠绕成盘、收料单元快速包装成品,使整个加工流程密集紧凑,效率极高,实现了省时省力的全自动铜盘管流水线生产,其中完全在线收料而不必经多环节运输。
本实用新型设备可靠,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铜盘管的制造生产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盘管生产线的整体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盘管生产线的缠绕单元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盘管生产线的实际结构前视图,并且表达的是放料单元1、矫直单元2、在线退火单元3的联接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盘管生产线的实际结构前视图,并且表达的缠绕单元4和收料单元5的联接关系,所述缠绕单元4的输入端与图3中的在线退火单元3的输出端在实际中是互相联接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以下的铜盘管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1)、准备大散盘铜管管材坯料;具体地,所述大散盘铜盘管管材坯料是使用料筐承装的,并且大散盘铜盘管管材坯料可为光面铜管或内螺纹铜管。
b1)、将大散盘铜管管材坯料在线退火并同时缠绕成定径盘管。
c1)、将定径盘管包装送出。
以上步骤,全采用在线退火,这既省却了搬运物料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还保证了铜盘管材的退火环境不被干扰。选择不同的坯料,则可相应加工出不同规格的定径盘管成品。
参照图1~图4,一种铜盘管生产线,其包括顺次联接的放料单元1、矫直单元2、在线退火单元3、缠绕单元4和收料单元5。具体地,所述在线退火单元3可为常规的在线退火炉,收卷装置23为具有收卷料筐的倒立式铜盘管收卷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3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丙乳液封闭底漆
- 下一篇:一种拉毛中涂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