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制动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2907.X | 申请日: | 201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樟解;施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万洲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20 | 分类号: | F16D65/2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动钳,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制动钳。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汽车的刹车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动钳又在汽车刹车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制动钳多种多样,如人们申请过的中国专利:一种制动卡钳(其申请号为:200920123647.8;其公开号为:CN201513491U),该制动卡钳包括制动钳主体、活塞总成、摩擦片以及设于制动钳主体内的传动机构,其侧部还连接有一拉臂,该拉臂与传动机构相连接。拉臂的另一端与由制动气缸、推杆和弹簧等部件组成的气体制动系统相连接。该制动钳通过液压制动与气体制动两个系统对汽车的刹车进行控制,提高了制动卡钳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但是,该制动卡钳仍存在一些问题:1、对制动力需求较小的车辆不适用,且提高了其成本,增加了车主的经济负担;2、该制动卡钳中的传动机构还包括活塞二,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过程中能耗较大,且当其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不便,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液压制动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压制动钳,包括具有活塞腔的钳体、活塞以及制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设置于上述活塞腔内,该活塞的外端面与所述的制动片相连接且两者之间轴向固定,所述的活塞腔内侧开设有贯穿上述钳体的进油通道与回油通道,所述的活塞与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进行制动时,关闭回油通道,由连接于进油通道外的液压系统将油液通过进油通道压入活塞腔内,因活塞与活塞腔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所以油液推动活塞以及与其轴向固定的制动片向活塞腔外侧移动。当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时,制动开始。当制动结束时,停止向活塞腔内输送油液,开启回油通道,油液自回油通道流出,回复初始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回油通道外侧的钳体处连接有一回油阀,所述的回油阀能受制动踏板控制而开启或关闭。当车辆制动而踩下制动踏板时,回油阀受制动踏板控制而关闭;当制动踏板抬起时,回油阀重新开启。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活塞腔内侧还开设有一连通至钳体外部的放气孔,所述的放气孔上连接有一能控制放气孔开启或关闭的放气件。车辆行驶前或行驶后可通过操作放气件来将活塞腔内的空气通过放气孔放出,保证活塞腔内真空。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放气件为放气螺钉。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放气孔外侧的钳体上连接有一橡胶盖。橡胶盖用于防止外界烟尘进入放气孔。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活塞外端面与钳体之间连接有一防尘罩。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防尘罩为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与上述活塞外端面固连,另一端通过卡圈与钳体外侧固连,所述的防尘罩的长度大于活塞的行程。防尘罩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外端面以及钳体外侧固连,使其能随活塞的运动而运动,确保外界烟尘不会进入活塞腔。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密封件为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液压制动钳中,所述的活塞外端面与上述制动片固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液压制动钳的钳体中仅有一个受液压系统控制的活塞,结构简单,即使发生故障,维修也较为方便;同时,钳体外设置放气件用于检测及调试活塞腔内的真空情况,保证了汽车行驶时的性能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液压制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液压制动钳沿A-A所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钳体;1a、活塞腔;2、活塞;3、制动片;4、进油通道;6、密封件;8、放气孔;9、放气件;10、橡胶盖;11、防尘罩;12、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液压制动钳包括具有活塞腔1a的钳体1、设置于活塞腔1a内的活塞2以及制动片3,制动片3与活塞2的外端面固连,活塞2与钳体1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腔1a内侧的钳体1上还开设有均连通至钳体1外侧的进油通道4、回油通道以及放气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万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万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数据发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电磁波吸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