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度计转塔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20162233.3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彬;王林祥;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龙星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计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辅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硬度计转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硬度测量最早起源于18世纪20年代,由雷奥姆尔提出并被应用到金属硬度检测。硬度定义: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1.里氏硬度(Dietmar Leeb),里氏硬度是根据最新的里氏硬度测试原理利用最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设计而成;2.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3.洛氏硬度(HR),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875、3.175mm等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硬度计可以分为里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邵氏硬度计、肖氏硬度计、巴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摩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水果硬度计和水泥硬度计等,例如市面上销售的HV-1000AT型显微硬度计和HVS-1000AT型显微硬是度计是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新产品,采用计算机编程,光学测量系统,该仪器可以自动转塔,自动转换负荷,是新型显微维氏和努氏硬度测试仪器,但是在转塔定位时,目前采用的定位弹簧片来定位,定位弹簧片很薄,因此使用寿命短。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为了便于客户更换,需要配备三至五个定位弹簧片,以备不时之需。由于更换定位弹簧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普通用户很难操作,这就导致了售后服务中成本的增加,相对来说减少了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硬度计转塔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度计转塔定位装置,由定位器和定位块组成,其中定位器固定在定位块上,所述的定位器是由定位装置构成的,定位装置中安置有推进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是由定位螺钉构成的。
所述的推进装置是由具有伸缩性的软体材料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定位装置固定在定位块上,可以增加定位装置的稳固性;定位装置中安置有推进装置,可以对转塔准确定位;定位装置是由定位螺钉构成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推进装置是由具有伸缩性的软体材料构成的,使用寿命长,属于普通件,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度计转塔定位装置,由定位器和定位块1组成,其中定位器2固定在定位块1上,所述的定位器是由定位装置构成的,定位装置中安置有推进装置4;所述的定位装置是由定位螺钉2构成的;所述的推进装置4是由具有伸缩性的软塑料做成,软塑料通过固定块3固定在定位螺钉2上。
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定位块1具有定位作用,可以将定位块固定在硬度计上,由于普通的定位装置是由简单的弹簧片固定在硬度计上,通过弹簧片的弹性,使得弹簧片可以对转塔进行定位,长时间的作用,使得弹簧片的着力点长时间的工作,达到它本身的屈服极限,发生断裂。现将弹簧片改装成定位块和定位器,利用软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着力点落在定位器上,可以减少对定位块的作用力,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软体材质的本身的力学性能,也可以分解来自转塔的作用力,延长使用寿命。
当然,上述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将推进装置换成其他的工作形式;将软体材料用其他的材料或者结构替换;改变定位块和定位器的链连接状态,将铆接改成螺钉连接等等,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势必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龙星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龙星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节电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力传输温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