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氟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2216.X | 申请日: | 201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柴炯;毕建华;刘献力;王勇;王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昭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640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含氟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同时由于氟化物不是废水中唯一要被除去的污染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例如含氟废水中溶有碳酸钠、重碳酸钠时,直接投加石灰或氯化钙,除氟效果会降低。
目前处理含氟废水有以下几种方法:化学沉淀法可以处理高浓度的含氟废水,氟离子初始浓度为1000~3000mg/L时,石灰法处理后的最终浓度可达20~30mg/L,该法操作简便,处理费用低。但由于泥渣沉降速度慢,需要添加氯化钙或其它絮凝剂,使沉淀加速。絮凝沉淀法对高浓度含氟水除氟效果差,处理后水中硫酸根浓度偏高。吸附法只适用于水量较小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吸附剂大多起阴离子交换作用,因此除氟效果十分明显,但都要加特殊的处理剂和设置特定设备,处理费用往往高于沉淀法,且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含氟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并且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设置有废水调节池、PH调整池、PH稳定池、化学反应池、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高效斜管沉淀池、除氧过滤器和排放水池。
其中,PH调整池、PH稳定池、化学反应池、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和高效斜管沉淀池的底部可以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池,将其内部的沉淀输送进污泥池中进行再利用。
污泥池上部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废水调整池,将污泥池内的废水再回送到废水调节池内;污泥池底部可以通过管道连接板框式压滤机,污泥池内的污泥经板框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工艺如下:由大气冷凝站排放的剩余污水,进入废水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经泵送至PH调整池,利用搅拌器的作用在PH调整池与石灰乳进行充分接触,使水质的PH值精调至8,流入到PH稳定池中,先增加水质中钙离子的浓度,先添加配制好的氯化钙,再加入配制好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在搅拌作用下,混合后进入化学反应池充分反应,再溢流入絮凝池,在此加入PAM,使污水充分絮凝,并自流至平流式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上清液溢流至下一工序——高效斜管沉淀池,再次沉淀,水中的氟离子和大部分悬浮物被充分去除,高效斜管沉淀池出水自流入缓冲池,再经泵提升至除氟过滤器处理,处理后出水完全满足达标排放要求或循环利用要求,一部分回用于配制石灰乳。污泥池内的污泥经板框式压滤机脱水处理,污泥经晾晒后掺入氟石膏中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污泥池内的污水回到废水调节池。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处理高浓含氟废水比较稳定可靠、操作维修极为方便、运行周期灵活可变、耐冲击负荷性能强,同时能稳定控制废水各项主要反应指标,保证了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选用平流式沉淀池及高效斜管沉淀池进行二级固液分离,从而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果,提高出水的澄清度。整套系统实行自动维护控制,节省人员费用,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调节池 2、PH调整池 3、PH稳定池 4、化学反应池 5、絮凝池 6、平流式沉淀池 7、高效斜管沉淀池 8、除氧过滤器9、排放水池 10、污泥池 11、板框式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设置有废水调节池1、PH调整池2、PH稳定池3、化学反应池4、絮凝池5、平流式沉淀池6、高效斜管沉淀池7、除氧过滤器8和排放水池9。
其中,PH调整池2、PH稳定池3、化学反应池4、絮凝池5、平流式沉淀池6和高效斜管沉淀池7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池10,将其内部的沉淀输送进污泥池10中进行再利用。
污泥池10上部通过管道连接废水调整池1,将污泥池10内的废水再回送到废水调节池1内;污泥池10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板框式压滤机11,污泥池10内的污泥经板框式压滤机11进行脱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昭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昭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