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开关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2164.6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章丽;陈巍;郭俊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控制 装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开关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开关的选通状况。
背景技术
光开关是用来对光传输线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或逻辑操作的光学器件,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可选的传输端口。作为一种重要的光无源器件,近年来在光分/插复用(OA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等光网络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并以其高速度、高稳定、低串扰等优势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光开关的选通状况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传统的光开关的控制如附图1所示,是通过PC机的串口来控制光开关的选通状况,这种控制系统的缺陷是只能一台PC机通过串口连接控制光开关。这种控制方式不够灵活,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光开关控制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开关控制装置,可实现光开关的多控制端控制以及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光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输出光开关控制信号的主控模块,以及给系统各部分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包括串行接口和/或I/O接口。
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为现场总线接口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或以太网接口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还可得到一种光开关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端,以及至少一个光开关,所述每个光开关均连接有一个光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光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输出光开关控制信号的主控模块,以及给系统各部分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用于与所述光开关连接的串行接口和/或I/O接口;所述各光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端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为现场总线接口模块,所述各光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控制端信号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为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各光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控制端信号连接。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为以太网接口模块,所述各光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通过以太网与所述控制端信号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光开关控制装置可实现光开关的多控制端控制,并可通过现场总线、无线网络、以太网等实现远程控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开关控制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开关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开关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光开关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光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输出光开关控制信号的主控模块,以及给系统各部分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包括串行接口和/或I/O接口。其中控制信号接收模块可以为现场总线接口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或以太网接口模块,并通过现场总线(例如CAN总线、HART总线、Profibus总线、LonWork总线等)、无线网络(例如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以太网与远程控制端信号连接。下面以以太网为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信号接收模块、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其中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网络芯片及RJ45接口网络部分的,其主要任务是接收以太网数据帧并进行解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选用的网络芯片是带SPI接口的ENC28J60。ENC28J60符合IEEE802.3的全部规范,采用了一系列包过滤机制以对传入数据包进行限制。它还提供了一个内部DMA模块,以实现快速数据吞吐和硬件支持的IP校验和计算。与主控制器的通信通过两个中断引脚和SPI实现,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Mb/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载路况采集仪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报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