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2104.4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焱峰;黎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外壳的注塑成型中多采用潜水口方式进胶,利用圆顶针或扁顶针进行直顶出,由于注塑后的产品在模具内为倒扣形式,使用圆顶针或扁顶针时无法做到完全脱模,需要使用斜顶才能将此完全顶出,而且进胶方式从分型面到进胶口处需要一定的距离,当距离过短或过长时潜水口方式进胶就无法胜任,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进胶,产品的品质很受影响,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及相对设置的定模,动模包括动模固定板以及设于动模固定板上的垫板,垫板上通过导柱连接有动模板,动模固定板及动模板之间设有顶针板,动模板上设有型腔,所述的顶针板设有直顶杆,该直顶杆末端连接有斜顶杆,直顶杆末端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末端设有连接块,斜顶杆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槽内。
所述连接块为长方形,所述连接槽为长方形槽,连接块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槽内。
所述连接杆为圆柱形。
所述斜顶杆另一端设有成型块。
所述顶针板下方连接有一顶针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注塑模具开模时,通过顶针板上的直顶杆带动斜顶杆斜向顶出,可顺利将产品顶出脱模,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顶杆和斜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及相对设置的定模,动模包括动模固定板1以及设于动模固定板1上的垫板3,垫板3上通过导柱5连接有动模板2,动模板2上设有型腔4,动模固定板1及动模板2之间设有顶针板8,顶针板8下方连接有一顶针固定板9,顶针板8设有直顶杆81,顶针固定板9将直顶杆81固定于顶针板8上,该直顶杆81末端连接有斜顶杆82,直顶杆81末端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杆811,该连接杆811末端设有长方形的连接块812,斜顶杆82一端设有长方形的连接槽821,斜顶杆82另一端设有成型块822,所述连接块812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槽821内,成型块822与型腔4、镶块(图未示)及定模配合于注塑模具合模时成型产品。
本注塑模具开模时,通过顶针板上的直顶杆81带动斜顶杆82斜向顶出,可顺利将产品顶出脱模,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注塑模具开模时,通过顶针板上的直顶杆带动斜顶杆斜向顶出,可顺利将产品顶出脱模,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2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菱形镜面结构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智能型PU低压灌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