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与灯具连接的导轨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61607.X | 申请日: | 201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喜明 |
| 主分类号: | F21V21/34 | 分类号: | F21V2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连接 导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是照明灯具运用中的配件,具体是一种用与灯具连接的导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导轨连接器为照明灯具的一种配件,它广泛使用在商业照明领域,在导轨灯具中的应用最为普及。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导轨连接器,大多采用单边弹性压片与灯具导轨进行机械和电气的连接,灯具安装固定在导轨后,由于只有单边的连接,灯具重力作用在导轨上,就会出现导轨受力不均。在绝大多数使用场合,一根导轨上安装了多个灯具,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导轨受力不均,从而经常出现导轨变形,导轨连接器损坏,灯具与导轨连接松动,这种单边弹性压片结构,机械隐患很大。
于是,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双边弹性压片与灯具导轨进行连接的导轨连接器,它通过两个手柄的机械转动,单独控制两个单边弹性压片与灯具导轨进行机械连接,使得灯具重力作用在导轨上为两个位置,导轨受力相对比较均匀,这种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导轨连接器的机械隐患。在电气连接方面:其中一个独立单边弹性压片与导轨连接,实现电源L/N线的连接;另一个独立单边弹性压片与导轨连接,实现电源地线的连接。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灯具的安装者、使用者往往只转动了与电源L/N线相连的那一个手柄,使得灯具与导轨电源L/N线完成了机械和电气连接,但忽略转动与电源地线相连的那个手柄(此时,灯具与导轨之间的连接,就如上述市场上常见的导轨连接器单边弹性压片的连接类似,灯具可正常点亮)。但在这种情况下,机械连接方面,预期两个位置的机械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只有一个位置得到了保证,导轨受力不均,机械隐患依旧存在;电气连接方面,预期的电源L/N线、地线的电气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只完成了电源L/N线的连接,电源地线的连接未完成,保护接地的预期作用未能确保,电气安全隐患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带互锁装置的用与灯具连接的导轨连接器。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用与灯具连接的导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弹性压片装置组件,该组件包括有左单边弹性压片装置和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所述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上设有对应的左弹性压片和右弹性压片,所述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还设有左/右齿轮,两齿轮之间有齿距,该齿距空间设置有同步齿轮分别与左/右齿轮相啮合,该同步齿轮上固定有伸出壳体的转动柄,转动该转动柄可带动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连接器上设置有出线孔,轨连接器与灯具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通过该出线孔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灯具的电源引出线通过出线孔,在导轨连接器内实现电源L/N、地线的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导轨连接器上通过出线孔引出连接线在灯具内实现电源L/N、地线的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连接器的壳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
本方案通过伸出壳体的转动柄的旋转,带动壳体内部与其相啮合的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同步转动,进而使该装置对应的弹性压片分别伸出壳体,通过外部互锁装置,使得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及对应的弹性压片同步完成机械连接,以及与电源L/N线、地线间的电气连接;其整体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安全可靠。
此外伸出壳体的仅为两个单边弹性压片和转动柄,在实际使用时可见的仅是转动柄,从而使得整个导轨连接器外形流畅美观,体积小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与灯具连接的导轨连接器,它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弹性压片装置组件,该组件包括有左单边弹性压片装置4和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5,所述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4、5上设有对应的左弹性压片7和右弹性压片6,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4、5还设有左/右齿轮,两齿轮之间有齿距,该齿距空间设置有同步齿轮分别与左/右齿轮相啮合,该同步齿轮上固定有伸出壳体的转动柄3,转动该转动柄可带动左/右单边弹性压片装置同步转动。在最佳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连接器的壳体由左壳体1和右壳体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喜明,未经李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1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管网无线GPRS远程监控智能终端
- 下一篇:水箱拉丝机的主轴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