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952.1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焦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227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的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茶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种茶壶的结构包括壶体、壶盖和用于放置茶叶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通过一根固定杆与壶盖连接。泡茶时,将茶叶放在过滤装置内,将开水倒入壶体内,然后再将壶盖好,此时,过滤装置位于壶体的中下部,使得茶叶可以在开水中浸泡。但是,茶水泡制好后,如果人们不能及时将泡好的茶水从壶体内倒出,因为过滤装置位于壶体中下部,使得茶叶始终被浸泡在茶水中,长时间后,会使得茶水过浓和茶叶冲泡的次数减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茶壶,采用折叠的拉杆,当茶水泡制好后,将拉杆拉起,使得过滤装置位于壶体的顶部,茶叶不会始终浸泡在茶水中,避免茶水过浓和茶叶冲泡次数减少的问题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良结构的茶壶,包括壶体、壶盖和用于放置茶叶的过滤装置,还包括拉杆头和一条可折叠的拉杆,所述壶盖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拉杆头连接。
所述拉杆包括两条杆件,两条杆件活动连接。
所述壶盖设置有用于放置拉杆头的座体。
所述座体设置有一缺口,当所述拉杆被拉起时,拉杆的折叠部位卡设于所述缺口。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容器和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拧入所述容器的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的拉杆,拉杆一端与过滤装置连接,当茶水泡制好后,将拉杆拉起,拉杆伸出壶盖的位置发生折弯,并且拉杆的折弯处卡设于通孔,使得过滤装置悬挂于壶体的顶部,茶叶不会始终浸泡在茶水中,使得茶水不会过浓,同时增加了茶叶冲泡次数。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壶体隐藏后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壶体
2——壶盖
21——通孔
3——过滤装置
31——容器
32——过滤网罩
4——拉杆头
5——拉杆
51——杆件
6——座体
6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至图3,一种改良结构的茶壶,包括壶体1、壶盖2和用于放置茶叶的过滤装置3,还包括拉杆头4和一条可折叠的拉杆5,壶盖2设置有通孔21,拉杆5的一端与过滤装置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21后与拉杆头4连接。
优选的,拉杆5包括两条杆件51,两条杆件51活动连接,当拉杆5拉起后,其中一条杆件51位于壶体1内,另一条杆件51伸出壶体1之外,并靠接于壶盖2的表面。
壶盖2设置有用于放置拉杆头4的座体6,当拉杆5位于壶体1内时,拉杆头4放置在座体6内。
座体6设置有一缺口61,当拉杆5被拉起时,拉杆5的折叠部位卡设于缺口61。
过滤装置3包括一端开口的容器31和过滤网罩32,过滤网罩32拧入容器31的开口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未经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鳍片管换热器的H形鳍片
- 下一篇:束流变压器的陶瓷环